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  “而且,此事他为什么不露面?”她询问关维桢,“你父王可有什么隐疾?”

  想了想又否定道,“这也不对,若他此时发病,那就更不应该造反了。世子和王妃都在上饶京中,说的好听是在京中享富贵,实则是在京中为质,淮南王若连世子都不管不顾了,那他就算夺了皇位又是为了什么?”

  齐令仪越想越不明白。

  这事连关维桢也想不明白。

  “对了,还有一个人。我遇到了杜海的线人,他在正平街上住。或许他知道什么。”齐令仪这时才想起来王老疤。

作者有话要说:  在一起在一起~

  ☆、第三十三章

  与王老疤的谈话并不轻松。

  从他的情报来看,鞑靼早于几月前就开始有储备粮草,整顿军事的动作。

  而这个时间,齐令仪大致能推算出是仁义楼宣布起事的前后。

  淮南王罗权的不臣之心已久,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鞑靼也早已是野心勃勃,如今箭在弦上,情势紧张。

  也许在不就之后,归来城就会被鞑靼占领,进而在淮南王的有意放纵下进军中原。

  届时生灵涂炭,自然不可避免。

  关维桢前世为燕国吴王世子,在马背上驰骋的贵族。他深知,即使到时候他们揭发了淮南王的罪行,也不足以阻止他的步伐。

  淮南王在西北驻军中威积深重,二十万大军可不是靠一张圣旨就能拿下的。臣子谋反,非武力镇压不可。

  而齐国得力的将领已然不多了,他到真是想不到一个能与淮南王相抗衡的人。

  上阳县中他二人落崖一案也撑不了多久,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们不准备坐以待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