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7(2 / 2)

加入书签

  众人又给昌仪公主请安,她连忙叫起,又对信郡王妃道:“这是你们家儿媳妇?生的可真漂亮。”她淡笑的看着玉彤。

  这让信郡王妃也小小的得意,这代表儿媳妇拿的出手,谢家的人虽然都生的钟灵毓秀的,女儿容貌虽然平常,可儿媳妇容貌比谢家的姑娘还生的好,并没有被比下去。

  “多谢公主谬赞。”信郡王妃道,她其实跟昌仪公主关系还不错,若不然昌仪公主也不会想起为赵凌做媒。

  “小凌这么快就下去了,快让她过来跟我说话,今年有十六了吧?”昌仪公主一边慢条斯理的说话,一边说话。

  谢二奶奶看婆婆点头,吩咐下人过去。

  “有十六了,最近跟她嫂子一处读书。”信郡王妃回道。

  玉彤连忙接话:“主要是妹妹才思敏捷,我常听人说一孕傻三年,我这脑子常常不够用,正好有妹妹在,也不知道省了我多少事。”

  长辈说话,说起来是没有小辈们说话的空隙的,偏偏这种情况下还能接住话的估计只有玉彤了。

  谢大太太听了觉得很是满意,王女能够在家跟嫂子和睦,日后嫁进门也定然能跟家中人相处的好,遂顺水推舟道:“早听说县主很好,又是王女,若是能下降我们家才是我们家的福气。”

  昌仪公主左看看右看看,这才道:“正好今天也是好日子,赶紧定下来,老三也有个人在身边看着。”

  公主只生了一个女儿,向来把长房的子侄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

  年纪都不小了,一拖都不知道有什么变故,昌仪公主做大媒,此事就成了大半。再说赵凌跟着丫头进来请安,昌仪公主笑道:“你母妃和你嫂子都夸你好,今儿是赏梅宴可要大展身手。”像这种应景的诗作王府早就让赵凌练过了,玉彤还强化性的帮她特意以某字为题作了诗作,可谓是准备充足。

  所以赵凌压根就不怕,她心里有了底气,面上也从容许多:“若我做的不好,还请公主和谢大太太见谅。”

  昌仪公主见她这样自信,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信郡王妃见事成,提起的心放下一大半,几人闲话几句,谢大太太便请众人去赏梅。王妈妈极是担心玉彤的身子,不敢移开眼睛,直到有地方坐下她才松了一口气。

  却没想到在这里看到老熟人玉凤了,她是由小梁氏带过来的,正笑容满面的和谢家的姑娘们说着话,看她熟稔的模样,应该跟谢家早有来往了。

  她看见玉彤也就笑了笑,再继续和谢家的姑娘说话,小梁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