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求雨。

  同在的还有沈老侯爷和几位老臣,他们是经历过王国公口中所说的大旱年的,沈老侯爷当时还很年轻,二十出头的年纪, 刚入官场没几年,但对这件事的印象很是深刻,当时的淮阳沈家开仓济粮整整一个月,到了年末还要救济百姓,可见其严重。

  王国公说完之后,殿内安静了会儿,这些大臣的脸色都不太好,一来是担心旱情,而来是听王国公提起四十几年前的事,心中微悚。

  纪凛手中拿着的正是当初大旱的宗卷,早在五六月雨水减少时纪凛就拿出来看过,现在这旱情要比司天台推演的还要长。

  纪凛抬头看冯大学士:“冯大人以为如何?”

  比沈老侯爷还要年长的冯大学士已经致仕了,这回是被王国公给一同请进宫的,手里还拄着拐杖,手微颤,摸着山羊胡道:“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也能齐民心。”

  宜早不宜迟,这祭天一行,是必须要去的。

  王国公在旁附议:“皇上,秋收在即,不能再往后延了。”

  纪凛未作声,看向沈老侯爷:“沈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祭天一事,若是准备前去,还是要尽早,除此之外,臣以为,泰州那儿运送过去的赈灾之物,粮比银子更妥当一些,如今黄城的情况是,一两银子未必能买到一斗米。”

  站在沈老侯爷身旁的姜大人点头,沈老侯爷这番话是真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那儿子还在黄城,一年任期都没到,就赶上了这样的旱情,泰州黄城雪上加霜,给银子不如给粮,最实际不过。

  纪凛微皱着眉头:“此事交由礼部。”

  王国公神情微松,这才放下心来,祭天求雨之后,定是能解了这旱情。

  待这些大臣离开后,天色有几有些暗,纪凛坐在那儿,重复看着宗卷,过了会儿,放下朝外走去。

  快天黑时,天色是灰蒙蒙的,像是蒙了一层阴影。

  没什么风,空气里还带着白日里没有散去的热意,的确很容易惹人生躁。

  李福站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皇上站了多久他就陪了多久,直到那天色转了黑,李福才轻声问:“皇上可是要去永和宫?”

  纪凛抬了下手,李福意会,朝走廊那儿高喊:“摆驾永和宫。”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