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1 / 2)
br /> 两人刚吃到一半,就见小丫鬟进来通传,“公子,尤先生过来了。”
孟阶点了点头,说,“先让他在书房候着,我一会便过去。”
小丫鬟领命出去了。宋琬喝了一口粥咽下去,就听孟阶道,“尤信是我手底下账房的头目,一会吃过饭你同我一起去见他。”
宋琬疑惑的道,“要我去干嘛?”
孟阶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在宋琬的粥碗里,说,“我看你整日闲得慌,便给你找了点事做。”他看宋琬瞪大了眼,顿了一顿,又道,“你既然嫁给了我,就要学习管理中馈。我手下有十个庄子十五个铺子,平日里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你就先跟着尤信学学管账,再接手过来。”
第七十六章
十个庄子, 十五个铺子。
宋琬的眼瞪得更大了。沈雨柔陪嫁的铺子和庄子都给了她, 也才不过有六个从沈家分出来的铺子和五个小块的庄子, 合在一起也就是两个大些的铺子和庄子罢了。
再说孟家又不是世家大族,孟昶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六科给事中, 就是祖上累着下来也没这么多吧。
孟阶看宋琬疑惑, 慢慢的解释,“前几年青州大旱,荒了不少田地, 我买了几处。再加上母亲陪嫁的和孟家原有的,也差不多有这些。”
永隆十七年, 青州大旱,有许多农田颗粒无收。贫农无法, 只好将田地贱价卖掉。宋老夫人也买了一些, 但都是几分薄田,最大的也不过一亩,根本聚不成一个田庄,最后又将它们卖了。
宋琬没想到孟阶也掺和了进来,她又问, “那小块的农田你是怎么聚起来的?没有钉子户的阻挠吗?”
孟阶浅笑着摸了摸宋琬的脸颊, “吃过饭再说。”
不过就是拆东田补西田。中间自然有钉子户们的阻挠, 但他将薄田的价格提了一倍,又保证他们能在田庄里继续种地,而且每年只收五成租。他都没有出面,那些贫农就帮他解决了。
他虽出了大价钱, 却收了将近六百亩地,一共四处,都是大田庄。这两年风调雨顺的,只每年收小麦和包谷就有上千石。
宋琬听他这样一说,脑海里立即蹦出来两个字——奸商。
尤信原是个秀才,后来屡试乡试不中,才做起了账房先生。虽说他在读书上不上道,但在经商上却是十分精明。从一个布匹铺子的账房先生做到总账先生,可见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