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2 / 2)

加入书签

  军中上下虚惊一场,庆幸万分。

  雪谷的夜晚十分静谧,只有外头风声呼呼,拍打着营帐,两人棋局过半,杭如雪忽然道:“不知盛都城里下雪了没?”

  他轻轻摩挲着棋盘,眉心微皱,思绪似乎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看这棋盘上,局面这般错综复杂,究竟谁能赢呢?”

  这番话来得没头没脑,骆秋迟却瞬间了然,放下一枚棋子,抬首笑道:“棋局再复杂也有破解之法,只要人心凝聚,信念坚定,什么魑魅魍魉都不在话下,只等天一亮,必定灰飞烟灭。”

  他说着,目视杭如雪,笑容意味深长,压低了声音:“皇城那边你不用太过担心,宣少傅又给我来信了,太学阁筹办得还算顺利,集结了不少寒门中的有志之士,已初具规模,那辆载满了无数人希望的马车,已经开始朝着前方大步迈进了。”

  “虽然过程之中遭到了一些世家权贵的阻拦,但有陛下力排众议,宣少傅也游说了很多宫学子弟,欧阳少傅更是帮了不少忙……”

  欧阳世家在皇城里也算一门“老派”的权贵,势力不算极大,但多少也能说得上话,许多明里暗里的阻拦,便是叫欧阳一氏给化解了。

  欧阳少傅说服了父亲与家中亲族,全力站在了宣少傅这边,支持推行寒门改革之制, 也算是变相站在了梁帝一派,与六王爷为首的门阀贵族对立。

  除此之外,姬文景也成为太学阁的核心成员,帮宣少傅做了不少事,俨然像个江湖上的“副帮主”了。

  赵家更是在财力上提供了不少资助,今年对抗狄族,战火不绝,国库空虚,又赶上了大灾年,许多处的百姓颗粒无收,梁帝焦头烂额时,多亏了赵家挺身而出,捐钱捐物赈灾,才使国家渡过难关。

  更别说推行寒门改革之制,那太学阁的设立了,几乎都是赵家出的大头,梁帝深受感动,对赵家封赏不已,还赐了赵家一块匾额,扬其忠义。

  除此外,皇城中暗流汹涌,还有多方势力掺杂其间,其中就包括那“竹岫四少”,谢、齐、王、柳四个大家族,也是六王爷极力拉拢的对象。

  “可惜,六王爷千算万算,大抵没算到,这四个浑小子虽然是纨绔,但却是讲义气的纨绔。”

  骆秋迟悠悠一笑,又放下一枚棋子,抬眸望向略带惊色的杭如雪,有些得意道:“我虚长他们几岁,那声‘大哥’他们可不是白叫的,我给他们写了亲笔信,一一寄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他们平日虽然吃喝玩乐,啥正事也不干,却到底不是大奸大恶,不明是非之人,就在不久前,他们纷纷回应了我,恐怕六王爷那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的棋局又要缺一角了,这四大家族不说完全支持寒门变革,但至少不会加以阻拦,站在六王爷为首的门阀贵族那边了。”

  骆秋迟修长的手指敲着棋子,定定望着杭如雪,一字一句道:“只要他们保持中立,就已经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了。”

  杭如雪瞪大了双眼,唇角翕动着,脸上的惊色愈深,骆秋迟气定神闲,又悠悠放下一枚棋子,“还有孙家,你每天忙着打狄族那群狼崽子,大概还不知道吧?”

  “知,知道什么?”

  “孙左扬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