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 / 2)
他缓缓道:“你容朕再想想,朕知道杭将军赤胆忠诚,一心为我大梁,但是许多事情无法急在一时。”
“杭将军你是千年一出的将星,一剑可挡百万师,无所畏惧,但你有没有想过……”
梁帝顿了顿,拔高了语调,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在大殿回荡着——
“我大梁现在,又有几个杭如雪呢?”
座下的那身银袍心头一震,还来不及开口时,梁帝已将手边茶向殿中一洒,冷冷道:“朕肩负黎民百姓,肩负祖宗基业,一旦做出决定,便如此茶,覆水难收了。”
“朕赌不起,眼下也不想赌,狄族之事先暂且如此,朕心意已决,无需再言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书院接旨
☆、第六十八章:书院接旨
梁帝的旨意来得很快,眨眼传遍了书院上下。
圣旨的意思清清楚楚,一是嘉赏,二是陛下将亲临竹岫书院赴宴,与师生同席,安抚宫学子弟。
狄族一事虽大而化小,但该赏之人还是得赏,除却杭如雪的功劳外,当日那几个留在林中,与狄族人周旋的宫学子弟亦是居功甚伟,不仅没有丢却宫学颜面,甚至某种意义上,算是阻止了一场“大战”的发生。
他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没有去做那两国发兵的导火索,便是梁帝最为庆幸的地方。
其中八人之中,留下来独自对抗狄族,以一人之力拖延时间的骆秋迟,自然又是当居首功。
梁帝知道他出自寒门,又是宫学新一任的麒麟魁首,文武兼备,人才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俊杰英才后,沉思许久,大笔一挥,竟给了他一份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殊荣——
他以大梁君王的名义,亲笔替他写下了一封拜官帖,盖上玉玺,还赐他“义勇侠”的封号,将拜官帖与那“义勇侠”的令牌一同放入匣中,随圣旨一齐送到了竹岫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