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7(1 / 2)

加入书签

金光的观音佛像,他便是那最虔诚的教徒。

而此时愿在千里之外的漠北,满脸沧桑的穆元一面擦着手中的羊脂玉佩,一面听手下军士的汇报。

“那方阳伯近来在榷场走私的,除了茶叶和盐巴,还多了不少朝廷严厉禁止的铁器。”

那军士放低了声音,凑到穆元身前继续说道:“而且属下听说,那狄族如今是小王叔得势,他似乎要召开草原大会,团结各部落,誓要结束狄族多年的内斗争端。”

看着面沉如水的穆元,那军士的话中满是愤慨,“那方阳伯仗着自己是一府督军,又在朝中有靠山,把九边屯军当成自己的私奴,扣押军饷,早已不得人心。”

“世子不过来漠北短短月余,就已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依属下看,世子不如就参他方阳伯一个勾结外敌的叛国重罪。将来,这九边总督,可就非世子您莫属了。”

穆元抬眼看了下属一眼,眼中若有所思,半晌淡淡说道:“你找几个斥候给我盯紧狄族和方阳伯,一旦他们有异动,本帅要第一个知道。”

第73章 君夺臣妻(完结上)

自穆元到漠北已经有月余, 对这原本陌生的漠北也有了一番了解。

九边总督方阳伯说是漠北的土皇帝也不为过。本朝自开国起边便定下了军屯之策,为的是寓兵于农, 以军屯耕种的粮食代替军饷。

然而自开国至今百余年来, 昔日尚能自给自足的军饷如今全靠户部拨银,究其根本,便是边将侵占卫所资源,而将这一切做的极致的,便是方阳伯这位漠北总督。

他视军士为私奴, 不仅克扣军饷, 还倒卖军需物资,仗着自己是孙首辅的门生, 光明正大的在榷场走私违禁物品。

对于试图插足自己后院的穆元,方阳伯面上亲切, 实际相处起来却是用尽千般手段打压穆元。

虽然被发配到了最荒僻的卫所,军饷军需更是样样短缺,但背靠京中镇国公府的穆元却靠着一身武艺和优渥的待遇招揽到了大批贫困潦倒的军士,很快就成了漠北的二号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