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世子?”汪听雪顿时就要挣开手。

汪淮却用力握住不许她逃开,他单手点起了床边小灯,目若朗星的看着侧首不愿看他的妻子,“不论我是什么身份,你都是我娘子,我都是你夫君,这一点永不会变。”

汪听雪咬唇看向他烛光下俊挺的侧影,等闲变却故人心,此时他尚未恢复记忆,自然言之凿凿,但当变回那个从小肩负家族荣誉的镇国公世子时,可还会记得今夜的誓言呢?

第52章 君夺臣妻

既已说开,两人便定下三日后去城外的寒山寺求医。

因是求医, 出行那日汪听雪便力求素淡, 身穿白底绣缠枝绿萼梅上襦配霜青挑仙裙,鸦青长发拢起的倭堕髻只插了支绿雪含芳白玉簪。

因山上天气尚寒, 又披了件品青羽缎斗篷便和候在厅堂里的汪淮一齐上了马车,听着马车车辕碾过青石板路的车轮声一路出了城门, 温暖舒适的车厢里却一片安静。

汪淮揽着妻子纤薄肩膀只觉得心头窒闷,这几日, 妻子到底是与他生疏了。距离寒山寺的距离越来越近, 他心头却似坠了块大石头一般沉的有些喘不上气。

他知道听雪为何郁郁寡欢, 千百年来士庶不婚的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因本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为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强令废止了这条法律, 并且身先士卒的只选诏小户人家女子入宫为妃。

但移风易俗岂是一日之功, 妻子听闻他是京城世家子弟, 心中惴惴不安也是人之常情。

他紧了紧手臂, 暗想杨兄既然说镇国公府几代单传, 只要妻子有孕, 再向两位高堂陈明她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京中父母未必会在婚事上发难。

怜惜的看着怀里的汪听雪, 他低声道:“娘子可知道这松州城外寒山寺的来历?”

汪听雪抬眼看向汪淮,不觉莞尔, “夫君未免太过看低小女子了, 我自幼在松州城长大, 怎会不知寒山寺的典故。”

汪淮却不以为然,“娘子所知的,必然是寒山拾得这两位“和合二仙”的传说,但我要说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汪听雪顿时来了兴趣,她直起身子从花梨木小茶几上为汪淮沏了杯热茶,在馥郁茶香中笑得讨好,“还请先生赐教。”

“说是前朝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时夜宿山野,却无意发现了一具不着寸缕的遇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