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1 / 2)
的钱?”
“你想多了,我只是想让我奶奶多享几天福,毕竟她这辈子过得太苦太苦了。我的要求不高的,不打算继续深造了,大学毕业后能立刻找到月入五六千的工作,最好不要太忙,让我有时间多陪陪我奶奶。”
“那就没问题了。”袁艺从随身小包包里拿出她的备忘录,打开后,抽出夹在里面的笔,唰唰的写了一行字,然后将那一页撕下来给了方静,“学校名字和专业我都写在上面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去网络上查一下他们的情况。按说,以你的分数念这个学校可惜了,可他们家的就业率是所有院校和专业最高的。”
踟蹰再三,袁艺还是说出了那句话:“他们……他们被业内称为最会培养优秀员工的学校。”
是优秀的员工,而非人才。
都说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最为在意的当然是学生的智商和才能,也会考虑到学生的勤奋程度。然而,绝大多数的学校并不在意学生的情商,至少在此时,并没有几个学校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情商培训。而很神奇的是,省城里就有这么一个学校,或者说,是出了这么个老师,开设了一门专门教导学生如何当一名优秀员工的课程。
从实际出发,先给自己来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好高骛远,没有远大目标,只教你如何做简历,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突出自己的亮点,成功的从万千求职者里面突出重围,进入职场。
而进入职场之后,并非教你实现自我价值,而是先去了解你的公司需要你做什么。
懂了吗?你会什么,你爱好什么,你擅长什么,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
这门职场文化的课程,与其说是培养情商,不如干脆说是培养职商的。在学校里,就让你充分的体验到何为职场,教你如何在职场里如鱼得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新人中脱颖而出,提前度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再通过几个抢眼的操作,早早的成为小组中的领头羊、团队里内的核心,及至向中层管理冲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上辈子的袁艺很喜欢去那所大学里招聘,因为他们真的很棒,压根就没有新人的迷茫无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讨得上司的欢心,最重要的是,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极少会在短时间内跳槽,因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千挑万选、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别的毕业生,到了毕业季时,仍在犹豫着是继续深造好,还是出社会工作好时,他们却是从大一开始,就利用各个假期,走遍了各大名企。到了大四,往往早就已经确定了要去的公司,肯定不止一个,因为求职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可不管怎么样,他们大学四年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找一份能为我的将来提供无限保障的好工作。
这样的员工,谁不喜欢?
缺点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他们是员工,最最优秀的员工,最多也就做到中层,再往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习惯了听从上面的指令,往往能将每一个指令完成到最好,却也正是因为这样,失去了自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