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2 / 2)

加入书签

  “谢谢您了。”袁艺赶紧走人。

  结果,她才刚走到弄堂里,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二狗子你怎么了!!赵国运你家崽子又打了我的二狗子!!”

  程飞跃从头到尾都没吭一声,等进了袁艺外婆家的门后,他才擦了擦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冷汗:“她家的金毛叫二狗子?”

  “嗯,因为她儿子叫大狗子。”袁艺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我记得她儿子前两年就结婚了,生了个孙子,她管那孩子叫狗剩。”

  程飞跃深呼吸,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妈。”

  有了对比,才知道什么是母爱。

  做人一定要感恩。

  县城那头待了差不多五六天后,赵秋萍过来了。她来这一趟,主要是为了看望袁艺外婆,毕竟年后不一定能抽出空来。

  不期然的,又说起了袁艺二舅那工作,几人都唏嘘不已。

  这大概就是时代在飞速进步,自己却仍然原地不动的一种悲哀吧。

  对这种感觉,赵秋萍也是深有感触的,毕竟几年前,她就被迫下了岗,而且还是俩口子一起下岗的。尽管,之后还是找到了工作,但对比其他单位,再就业的福利很差很差,基本上也就只能靠工资了。而比起袁艺二舅和二舅妈,赵秋萍的烦恼更多。

  要知道,袁艺二舅夫妻俩是没孩子的,虽然有些遗憾,但的确负担就少了很多。至于赡养父母,二舅妈娘家条件还是不错的,加上她娘家兄弟给力,基本上不要她操心赡养问题。而二舅这边,也就只剩下个袁艺外婆了,老太太有养老金,虽然数目不多,但她生性节俭,很是够用了。即便不够,三个儿女平摊下来,也没多少的。

  赵秋萍就不同了,她倒是不操心赡养问题,她担心的是没法给袁艺足够的助力。

  “小艺学美术,花费不老少的,大学学费听说也比其他学校要贵挺多的,也不知道回头能不能找到工作。我前阵子听弟媳说,她打算送恺恺去留学,我呀……”

  袁艺吓得汗毛集体跳健美操:“妈,我没打算出国留学,您就放心吧。”

  赵秋萍继续叹气:“不出国留学,我也该给你攒一笔嫁妆了,眼看你半年后就要高考了,上大学也就四年,偏偏家里只有三四万的存款,唉……”

  “我不要嫁妆行不行?”袁艺一头黑线,不过同情还挺庆幸的,因为她中考过后没去二中,家里没掏那笔巨额赞助费,起码还是有存款的,不像上辈子,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