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2 / 2)

加入书签

  也许最初,那些学生只是凭借着一腔热情,心底里还是有些发虚的,那么到了最后,就无所谓了。想也知道,一个人闹事,学校会开除,一群人呢?一千多人呢?

  有本事你就开除好了,整个年级段一扫而空,只剩下几个关系生。

  哦不,关系生也签名了。

  其实关系生这种事情,在各大学校都不是什么秘密。而市一中的关系生又分成两种。

  其一,就是类似于袁艺上辈子交钱上二中那种的,单纯就是因为分数不够,走后门交赞助费上学的,这种学生一般没什么后台,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进了市一中后,多是被分在十九班和二十班的,存在感很微弱,并不遭人恨。

  其二,本身分数够,但是想进实验班的,这种相对来说是比较有能耐的。可即便如此,进的也多半是五班。

  刚开学时,一到五班都是实验班,六班往后是普通班。可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也是有差距的。依着往年的规矩,是实验一班到三班不进关系生,普通班则是六到十五班不进赞助生。

  尽管只是私底下的规矩,可既然都已经执行了多年,就不该存在破例的情况。再一个,就算要破例,也该增加名额才对。

  譬如说,一班只有七十人,那就进七十人,再加一个关系生。

  事情闹大之后,围观群众纷纷讨伐学校、讨伐教育局、讨伐关系户,当然也会争相帮着出主意,同时鄙夷校方的智商。

  校方:……真的要排队上天台了。

  外面,跳楼男生的父母和亲戚霸着教育局闹事,里面,市一中学生自个儿内讧了,关键是关系生和赞助生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事情彻底兜不住了。

  袁艺知道这个事情,是去学校领期末成绩报告单的路上。

  六月底,天气已经很热了,她照例坐公交车赶往学校,无意间瞄了眼车载电视,听了这么一耳朵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电视里,有个女记者在采访半年前跳楼的学生,地点就在学生的家中,而这个家,其实也有够戳泪点的。

  别看后世也有菜贩子赚大钱的,可一般的小菜农却是起早贪黑的赚几个辛苦钱,这种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都不高,在家种地赚不到几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