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2 / 2)

加入书签

转眼到了黄昏,琴儿匆匆跑进书房,急声唤道:“王妃,该去正厅了,这次刺绣比试要揭晓结果啦。”

“哦?这么快?”梓瑜从书海中抬起头,有些发懵地看着琴儿。

“是呀,当时是黄昏时候约定的,所以两日为期,就还以黄昏作为截止,现在所有帕子都挂起来了,让大家投票呢。”琴儿略带着兴奋地说道。

梓瑜好奇地来到了正厅,只见柱子之间缠上了绳子,挂满了各种颜色、各类花样的帕子,每块帕子下方都坠了一个锦囊,每人手里都拿了三颗瓜子,觉得哪块好,就往下方的锦囊里投一颗瓜子。

“咱俩的帕子在哪呢?”梓瑜走到王若知身边,悄声问道。

王若知朝着众人聚集的地方抬了抬下巴,开心地说道:“在那呢。”

梓瑜顺势望去,只见一白一粉两块帕子,挂在大厅的一侧,底下围了不少人啧啧称奇,不时有人往两个锦囊里投瓜子。

“怎么样?看这架势,那一百两银子肯定是咱们的。”王若知一脸得意地说道。

“那可不一定,你看那边,聚集的人也不少呢。”梓瑜朝大厅的另一边努了努嘴。

王若知走近看了看,正打算回来跟梓瑜汇报情况,上官冶尔忽然出现了:“冶尔见过王爷。”

王若知因着自己的帕子大受好评而心情大好,便笑着问道:“你绣的帕子呢?”

上官冶尔娇羞着说道:“正是刚才王爷看的那块。”

“这才子佳人图,是你绣的?”王若知问道。

“冶尔献丑了。”上官冶尔捂着嘴,谦虚地说道。

“还好,不算太丑。”王若知面无表情地说道。

上官冶尔噎了一下,略带尴尬地说道:“还请王爷指教。”

王若知上前一步,指着锦帕说道:“锦帕之上,可绣景、绣物、绣人,其中,绣人是为最难,只因人物一颦一笑都极为精妙,稍有不慎,就会使表情怪异或动作呆板。你虽然用了最细的金蚕丝线,但因为针的细度不够,导致人物的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