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2 / 2)
寇璇带着寇凛在外流亡时,淮王和镇国公府尚未倒台。寇璇和谋反案无关,却与自己有关, 那只剩下一种可能,寇璇和他母亲有关,是前内阁首辅徐家的人。
谢从琰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这个女人, 该不会是我母亲吧?”
楚谣道:“你母亲不是自尽殉情了么?”
“我不清楚, 殉情也是奶娘说的。”谢从琰踟蹰着道,“而且,我那奶娘时而脑筋不太清楚……”不然也不会因为他随口一句抱怨, 便让楚谣瘸了腿。
他话说半茬,看了楚谣一眼。
楚谣理解他的意思,并未在意,甚至连下意识去摸腿的行为都没有:“小舅舅多虑了, 寇璇不可能是你母亲,即使真是徐家人,也不会是嫡出的小姐。”
谢从琰:“何以见得?”
楚谣抬起手臂, 亮了亮翡翠镯子:“内阁首辅家的嫡女, 会认为此物足以拿来与我显摆?会仗着有个弟弟是天子宠臣, 便小人得志到不将我楚家放在眼里?在她认知中, 寇凛俨然和当年把持朝政的东厂大督主差不多, 可见她并不怎么懂得政治和局势。”
“那也未必,徐家并非世家大族,我那外祖父是个惯会逢迎阿谀的奸邪小人,先帝修道不理朝政,他投其所好,才混到首辅的位置去,后来国运崩坏,他功不可没。”谢从琰对他母族半分好感也没有,“徐家倒台,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越是权贪,越是见惯了宝物。”楚谣道,“而且,能让你那身为镇国公世子的父亲念念不忘,冒险从教坊司偷出来的女人,岂会是寇璇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女人?”
谢从琰沉吟不语。
楚谣道:“但我也认为她是徐家人,和你母亲关系匪浅……对了,你奶娘呢?她是你母亲身边的人,应该认识寇璇才对。”
谢从琰道:“她出府后,一直在京畿附近的庄子里住着,要我将她喊过来?”
楚谣认真一寻思,摇摇头:“算了,还是不要了。”
见谢从琰欲言又止,她解释,“不是因为腿。”和眼前的事情相比,她这点旧仇不值一提,“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我怕自己猜错,给寇凛惹来麻烦。”
谢从琰点头:“恩,那你想怎么办。”她将他找来,应是已有对策。
“我想这样……”楚谣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他听。
谢从琰听罢皱起眉:“谣谣,你既怀疑寇凛不是她弟弟,为何不直接告诉寇凛,让他自己去查,这是他的强项……”
“他不但不会听,还会抵触和反感。”楚谣早在心中分析过,“他这个人对付敌人时,理智先于情感,但面对在意之人,情感远远胜过理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