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2 / 2)
回来后,孩子们只是生活上不太适应。
其他方面倒是不用操心。
而田根宝和王慧珍,除了家务事,还在为户口的事情忙碌着。
按照现有政策,要想吃粮,他和慧珍的户口就要落到聚丰农场去。
那边,以前是个劳改农场,虽然属于沪上直辖,却地处江苏。后来,成了沪上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七八年返城潮开始后,知青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城了,农场里就空了下来。
现在,房子都是现成的,市里正好用来安排“支边”知青。
俩人商量了一下,想着以后回城还要再迁一次户口,干脆就不去落户好了。元元说:“国家早晚会解决知青问题,这个户口是能落在沪上的。”
田根宝咬了咬牙,就没去聚丰农场报到。
心想,大不了吃高价粮呗。
对于挣钱,他还是信心十足的。
这两天,他跑到外滩打探过,现在来沪上出差、旅游的可不少,照相摊子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像他这样的,就自己单干好了。
只是孩子们的落户,得抓紧时间办理。
他找到杨淑芬,打听过了。
说是市里有一个不成文的特殊政策,小龙港和妹妹的临时户口,就是按照这个政策,花了钱走了路子,才落上的。
不过,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上户口还是挺麻烦的。
田根宝和王慧珍一起,找到岳父大人商量了一下。
岳父赶紧找人问了问,的确有这么一条。
对老干部、特殊人才或特困家庭,子女在外地插队落户的,育有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来沪上投靠直系亲属,经过特批后可以申报临时户口,三年后方可转为正式户口。
于是,岳父大人亲自出面,托人去跑这个路子。
在区里和市里,拿着落户申请材料一连跑了好几个部门,好一通请客送礼,才算把公章给盖全了。
田根宝拿着那份盖满公章的申报表,激动不已。
可在办理落户时,又遇到了一点麻烦。
伟民、元元他们四个的户口算是投靠亲属,准备两个挂在爷爷奶奶的户头上,两个挂在外公外婆的户头上。
一开始,慧珍的小妈死活不愿意。
最后,慧珍写了一封保证书,保证孩子们决不会要房子,小妈才勉强答应下来。不过,只同意把田园的户口落在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