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 / 2)

加入书签

己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她和老邱都是团场领导,名声和脸面是第一位的。如果外面传出什么不好的风声,他俩的职务都会受到影响。

  以大局为重,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更何况,对邓医生和肖医生来说,下到营部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邓医生往上提升了好几级。

  这算是双赢吧?

第15章 吃泡饭

  第二天清晨,田根宝爬起来做早饭。

  他按照沪上习惯,做了一锅泡饭。

  当然,这个泡饭十分简单,就是把昨晚剩下来的白米饭,用开水冲泡了一下,然后加上半包虾粉调味,再配上小咸菜和豆酱而已。

  这种饭食,放在后世看着很节俭。

  但在七五年,能这么吃饭简直就是奢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吃着“粗粮杂面、瓜菜代”的时候,在农场,职工们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这是因为,农一师辖下的这片绿洲上,大面积种植的就是抗旱杂交水稻。每年播种一季,到了九月末十月初时,集中收割。

  自耕、自种、自收、自储。

  除了上缴给国家,农场里还有一定的富余。

  这么一来,职工们的口粮标准里,除了玉米面之外,还配有大米、白面。总之,生活条件不要太好。

  而机耕三连,作为标准化的机耕连队,最初参照的是某邻国的机械化农庄模式,也因此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农机,进行大面积播种和收割。

  在七五年,机耕三连已经拥有十几台东方红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康拜因”等大型联合收割机。

  在农耕时节,履带式拖拉机可以挂着一排铁爬犁耕地。在收获季节,“康拜因”一圈跑下来,顶得上几十个农工的效率。另外,用粉碎机把芦苇、苜蓿、稻草打碎之后加工成饲料,可以用来养鸡养鸭、养猪养牛,从而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这与地方农村“肩挑手提”的传统耕作方式截然不同。

  从时间上来说,,内地农村的小农耕作模式,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逐渐被农机所替代。

  这比农场落后了整整三十年。

  黎元元吃着泡饭,感慨万千。

  眼前的一切与昔日收集到的资料,紧密结合起来。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抛开漫漫风沙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农场也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