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2 / 2)
小丫鬟送了些茶点来,她年纪不大,眉清目秀的,问安行礼上点心,十分规矩。
谢筝瞧在眼里,不由暗暗想,这乌家里头的规矩,只怕比萧府里的还严谨了,哪怕她这个萧娴身边的大丫鬟,都做不到如此。
“听说,府上的几位公子学业不错,想进府学里?”陆毓衍问道。
乌孟丛叹道:“有争气的也有不争气的,说句厚颜的话,若有机会,便是出些银子,也想让他们进府学里去。”
国子监有例监,府学自然也能出银子。
乌孟丛的几个儿子都不在府中,陆毓衍又说了些旁的,起身告辞。
到了胡同口,陆毓衍才与谢筝道:“那些茶叶是真不错,堪比贡茶。”
谢筝一怔。
贡茶都是送进宫里去的,贵人们惦记着,官宦人家才能得那么一些儿品一品。
品过了,忘不了那滋味,便会寻一些替代的。
能代替贡茶的茶叶,价格极高,数量又有限,乌家若从未品过,怎么会去捣鼓那些?
陆毓衍看了眼天色,道:“时间还早,不如再去詹嬷嬷家中,看看她今日是否清醒吧。”
谢筝顿了脚步,前回去见詹嬷嬷时的场面一股脑儿涌入了脑海里。
当时詹嬷嬷指点过她规矩,福身行礼的动作一板一眼的,谢筝彼时觉得别扭得紧,可那个姿势,不正与乌家丫鬟做的一样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 询问
谢筝垂着眸子,又细细回忆了一遍当日詹嬷嬷一板一眼教的规矩,越想越觉得一致。
“詹嬷嬷是宫中老人,她学得规矩全是宫里的那一套,乌家的丫鬟怎么会……”谢筝喃喃,脚尖轻轻点着青石板的缝隙,突得又想起那日张老妪扭扭捏捏的站姿。
张老妪当初是看谷家大娘子与她比划的,又隔了这么多年,学得不太地道。
可真要依着那扭捏姿势理一理,倒是颇像詹嬷嬷的站姿。
哪怕詹嬷嬷已经大把年纪,记忆时而清楚、时而模糊,但她在宫中生活太久了,即便是背挺不直了,那些规矩还是刻在了骨子里。<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