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9(1 / 2)

加入书签

  “我有什么要花钱……”周敏反驳的话说到一半,见其他人都看着自己跟石头笑,便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只得咬了咬牙道,“既然几位先生要出头,那我的钱就先留着吧。”

  “很是。”几位先生让人取了银子,放在一起,加起来五十两,过个年完全足够了。毕竟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都可以自己出,需要花钱的地方其实也不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几位先生在这里修书,虽然管吃管住,但也是没有拿钱的,完全是免费在做这件事。中间还要点评学子们的文章,却是没收过束脩。现在反而还要倒拿出钱来,实在是令人惭愧。

  当然,周敏对此也有考量,以后印书,这一套校对集注的经典肯定是要一印再印,到时候周敏打算直接付版税给他们,印一本就有一本的钱。

  说实话,她现在之所以要做品牌,赔钱赚吆喝,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卖书。

  毕竟别说这个时代法律还不管盗版,就算后世也是屡禁不绝的。盗版要打击,但正版的牌子也要立起来。只要她的正版书影响力够大,自然人人都更愿意买她的书。若能再做得更精致,更便宜,物美价廉,又哪里还会有盗版的生存空间?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太远了。

  周敏收下钱,保证将这件事办妥之后,就要走了几位先生的家人弟子,开始分派事务。

  首先要将住在这里的士子都做个登记,至少要知道留下的有多少人,年夜饭要准备多少东西吧?当然,如果留下的这些人还有什么才艺,到时候能够登台表演,那就更好了。光是吃年夜饭肯定不够热闹,得来个联欢晚会才行。

  将事情分派出去之后,大家便各自忙碌了起来。

  山脚的院子里,宣斌扫着《登记表》,问前来登记的人,“这个特长是什么意思?”

  “周姑娘说,若有谁会歌舞乐器一类,聚会时登台表演为大家助兴,想必更加热闹。”那人道,“不少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不过如今会乐器的多,会歌舞的却少。”

  这也没办法,乐是学子们功课的一部分,自然人人都会一点。学一样乐器,可以陶冶情操。歌舞却多半是娱人的东西,愿意学的人自然少。

  宣斌翻看了前面的内容,果然大部分都是乐器,而且琴最多。他想了想,问,“舞剑算不算特长?”

  “这……”那人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先写上,回头问问周姑娘?”

  “也成。”宣斌说着,干脆利落的写上了自己的资料,然后将表格交回。心里却开始琢磨怎么借此机会跟周敏接触了。

  许公子已经回家过年去了,临走时还特意来请他去府城暂住,但被宣斌拒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