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3(2 / 2)

加入书签

  犹记得当初春闱,长房可不是从堂弟陆明熙中状元后,才开始逐渐兴旺发达的吗?

  当初即便自己成绩比不得堂弟,可这么多年在外做官,陆明廉自诩颇有能名,也是屡建功绩,同年里便是政绩平平的,熬了这么多年,也多得是青云直上、调到帝都为官的。唯有自己,却因为堂弟的缘故,始终在外辗转漂泊。

  尤其是每每和其他人相交时,外人介绍自己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当朝陆阁老的兄长”!

  没人知道,陆明廉听到耳中时,恶心的感觉真的和吃了只苍蝇相仿。

  眼下堂弟既然倒了,长房还是夹着尾巴老老实实过活便好……

  眼瞧着陆明廉盛怒,陆瑛害怕之余,又对父亲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儿子知道错了,之前实在是时间赶得太紧,又有老三从旁阻挠……只儿子想着爹爹也不必太过担心。毕竟科举取士,岂是小事?小九抛下书本,流浪了这么多年,肚里还能留下多少墨水?真是有真才实学,何须跑到广善寺烧香拜佛?分明是心虚罢了!”

  真是那么容易,自己也不会屡屡名落孙山。

  “眼下只能希望如此。”陆明廉哼了声,倒也颇为认同陆瑛的见解,却依旧叮嘱,“眼下正是非常时期,如何小心都不为过。小九又是个性子桀骜的,真是让他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我而言,他自然不算什么,还不是你们几个不成器……”

  之前庆王已是透露过,本想推举自己入阁的,只可惜自己却没有做京官的资历,好在工部尚书出缺,待得在工部任上做个一年半载,再入阁也不迟。

  陆瑄再厉害,可这么几十年的差距摆在那儿呢,任他拍马也是赶不上自己这个做伯伯的。

  倒是膝下几个儿子,老大老二性子也都颇为沉稳,科举上却是不能尽如人意……

  “老爷——”有轻轻的叩门声在外面响起,却是陆明廉留下来时时注意着长房那边动静的下人,“长房那里,有人过来探病,说是,武安侯府袁家的公子……”

  袁家公子和陆瑄交好的事陆明廉也听说过,闻言倒是并不在意。

  下人本还想说,那“崔家小姐瞧着和袁家公子也是相熟的”。看陆明廉明显不感兴趣的模样,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有劳太夫人和侯爷挂念。”崔老夫人冲袁钊霖点了点头,视线却是一转,在他身后垂手侍立的小厮身上停了一瞬。

  “陆世伯这会儿怎么样了?可妨让侄儿见见,也好回去给家里长辈转述一番,看能不能帮着寻个名医来。”袁钊霖视线跟着顿了一下,旋即恢复自然。

  “也好。”崔老夫人犹豫了一下点头道。

  又吩咐梅氏准备些茶点来。

  既是有男客,崔琳琅便不好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