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3(1 / 2)
民以食为天’,都要饿死了,百姓们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你们吵吵到现在,可是拿出了什么具体章程……”
说着转头瞧向几位阁老:
“这件事你们几个昨儿个怎么议的?”
朝堂上的吵闹,三位阁老自然也早已知晓,粮价飞涨的原因,更是心知肚明——
大雪成灾之下,通往京城的路根本不通,即便强行要求调粮入京,花费巨额银两是小事,能不能运回来还要两说。
毕竟,便是疏通道路,怕也至少得月余时间。
只这么长时间,朝廷能等,百姓却是等不得。
看几位阁老的意思,明显已是有了定论。
作为内阁首辅,严子清无疑最有发言权,只他年纪大了,眼瞧着已是到了致仕的年纪,自然少了些争名夺利的心思,反是看了陆明熙一眼清了清嗓子道:
“这件事,陆公更有发言权,毕竟,近些日子在帝都名号极响的那位高风亮节的三公子正是陆家人。”
听严子清如此说,便有那聪明的心中一动——
须知严阁老本是极为自负的一个人,何尝这么甘居人后过?
瞧他今日这般做派,莫非严阁老告老后,陆阁老会接任首辅之位?
之所以会这般认定,实在是严子清口中的那位陆珦陆三公子,近一个月来在帝都名气简直太大了——
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这位陆三爷,竟是在雪灾前囤积了堪称海量的粮食。
说到这里,不得不赞一声陆家的家风——
和其他粮店惜售、价格飞涨不同,陆家粮庄售卖粮食的价格虽也涨了,却始终不曾超过朝廷规定的大灾之时粮食的最高价格,比其他粮店低了数倍不止。
更在售卖时,严格把控,尽力保证,粮食确然卖给了有需要的百姓手里,而不是被假扮成百姓的其他商家买走再高价抛售。更甚者,还在帝都中设了十多个粥棚。
不得不说,陆家这连番义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朝廷的危机,不然,别说撑到现在,怕是半个月前,京城就会闹出乱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