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

  到了酒楼的人事部,那边的主管对苏筠筠也很客气。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让苏筠筠进大厨房,而是把她带到了另一间独立的小厨房里。

  苏筠筠每天兼职的任务,就是独自一人在小厨房里练习切豆腐,一切就是一整天。

  若是别人干这活或许会觉得苦闷异常。可苏筠筠却可以沉下心来,体会刀工的真正妙趣所在。

  所以,她不但不觉得这工作辛苦,反而很喜欢做。

  她的刀工本来就不算差,切出来那些豆腐丝已经算是不错了。自然也就被助理厨师收走了,他们会做成文思豆腐,上桌给客人们吃了。

  鱼羊酒楼名声在外,本来就以鱼和刀工菜见长。

  客人们过来吃饭,点文思豆腐的也比较多。苏筠筠切得那些豆腐丝几乎没有浪费,全被客人给吃掉了。

  至于还需要不需要别人帮忙切,苏筠筠就不知道了。

  在她看来,这份兼职实在太合心意了。日薪也不算低。

  只可惜,苏筠筠一连干了好几天,也没能遇见到黎大师。反倒是她的刀工,似乎有些开窍的迹象了。

  就这样,到了厨艺大比拼六进五的赛场上,比赛的主食材是家鸭和野鸭两种,以及各种鸭件食材,选手们可以随意挑选,并没有数量限制。

  看着四周的对手,苏筠筠的手感出奇的好,就决定尝试着做一道顶级刀工菜——套鸭。

第17章

  苏筠筠要做的套鸭,在清代《调鼎集》上有具体制作方法:“肥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填入家鸭肚内,蒸极烂,整供。”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苦难,很考验厨师的刀工。

  苏筠筠上辈子很擅长做这样精细的菜品,也曾做过无数次套鸭三套鸭,所以才敢在比赛中尝试这道菜。

  可评审们却不知道这些,他们不免为苏筠筠的选择感到担心。

  这都要进六强了,选手们大多都以稳妥为主,先保住晋级再说。偏这苏筠筠要做这种难度极高的菜,也不知道她是真有底气,还是胆大包天?

  一旦失败,苏筠筠很可能就要回家去了。

  特别是那位美食作家马评审,还特意走到苏筠筠身边看了半天,这才忍不住叹道。

  “你这是要做套鸭呀?有把握么?”

  倘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