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5(1 / 2)

加入书签

,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宽敞,现在倒好,才过了几年?这就觉得不够用了!”

  说道这里大伯母可就有话说了。他们家因为晚两年造房子,憋着一口气要弄个好了,直接起了两层小楼,可有发言权了,“可不是!要换楼房吧这房子也崭新着,又可惜。谁能想到现在这日子都日新月异的,才几年功夫就翻了好几个跟头呢?”

  “是啊!推到重建不合算,我打算到后面再加盖两间做收拾屋。”易慧芬和大嫂商量起来。杨小贝听得奇怪,“我现在都不在家,屋子还不够住啊?”她可记得小时候盖的大瓦房,直到弟弟结婚时才翻建成小别墅式样的新式楼房。这家屋子里可是一大家子住了二十多年呢!

  ☆、第333章 我家

  “这你就不懂了吧?”大伯母经验丰富,跟杨小贝解释道,“要讲住的地方当然是够的。四间大瓦房,咱家都能住下了!可是现在家里添置的东西多了,收拾的屋子就不宽裕,不是我说,这么大一头猪都要放半个屋子了!”

  农村里的房子,除了正屋,最重要的还是偏房,老家也叫收拾屋。装粮食农具、种子肥料农药、喂猪喂牛,火塘……等等不要太多用途,可不像城里只需要放一张床的地方就够了——那没法在农村过日子的。就像大伯母说的,你不可能把腊肉咸菜都放在床头吧?呃……虽然老早的时候家里就那么一点家当,的确是收拾在床底下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光储藏食物就得一大间,生活的富足代表着物质的丰裕,如今哪家不是把各种粮食、吃食装了好几间屋子?刚刚从贫困县挣扎出来的人们,习惯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不备上一两年的嚼用,你还是合格的农民吗?

  易慧芬笑眯眯地说,“哪能啊!家里就三口人,那么多肉哪里吃得下!我是想着小贝不是爱吃这口吗,家里的猪肉香,她家里又有大冰箱好存放,到时候多带一点可以吃上一年呢!”。

  怪不得他们要杀得这么大,大伯母一拍大腿怪自己考虑得不周到,“这主意不错!咱家的肉也多,等会儿我也拎一季肉过来!”。二伯母在家毫无发言权,但总算没有蠢到家,默默地决定马上出去跟当家的说一声。要不然两家都给了自家不给,当家的肯定过意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