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1 / 2)
周大姐嫁得不错,在婆家也很有地位。
第二等就是军人,不过聚少离多,有心疼女儿的人家并不是好的选择。现在形势好了,传统的教师、医生等等也是黄金职业。像周品正这样的,要学历学历没有,要工作工作没有,有钱又如何?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所以人家介绍的对象要么就是乡下的,要么就撒家里条件很差、或者女孩子条件很差,把周母气得够呛。
假如杨小贝是本地女孩子,有固定的工作,还是女孩子当中最吃香的“医生护士”“老师”之一,关键还年轻漂亮,估计她的父母脑子坏特了才会选择周品正这种“小瘪三”。可惜老娘是个拎不清的,就看着人家是外地人,就死活不同意。
杨小贝默默的转移了话题——揪着一门方言秀优越实在让她很不习惯,咋没有人为了她一口标准的鄂北话震惊呢?鄙视之!“大姐今天休息?工作忙吗?”她也不会聊天,为了不把焦点在聚集在自己身上,关心起了人家的工作。
说起工作,那是周大姐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她挺起胸膛说,“可不是!这个月我轮夜班,可辛苦得很!”纺织厂的机器不停,工人都是三班倒连轴转,夜班虽然辛苦点,但是有补贴福利也好,其实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但是杨老汉完全不明白纺织厂有啥可骄傲的,他还想着这闺女每天通宵干活,可比咱农村还要辛苦,对人家今天才现身的怨气就立刻没有了。瞧瞧!跟自家二姑娘差不多大,多沧桑!
周大姐万万没有想到,就自己的工作就把杨老汉的气给消了。她们又聊了一下彼此的工作,当得知杨小贝小小年纪,自己开了一个诊所,还会接生什么的,周大姐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怎么了解的越多?越觉得小弟够悬呢?说起自己的工作,人家“偏远山区”的小姑娘也能说上几句,什么现在用的什么织布机啊,纺的是多少支的纱啊,知识面之广让人诧异。周大姐觉得这天不能聊下去了,她得回去梳理一下,到底要用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个“未来弟媳妇”。
又对杨老汉的病情表达了一下关心(虽然她也不觉明历),周大姐就告辞了。本来是抱着审视之心,带着优越感而来,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几乎有些狼狈而去。问题是有苦说不出,周品正乐滋滋的送大姐下楼,还一个劲的感谢她来医院。杨老汉也态度转变,认为人家女娃上班多辛苦,还来看自己,多有诚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