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1 / 2)

加入书签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一早上外婆精心准备了汤圆,让杨小贝她们俩吃过了才出发。虽然演出要晚上才会开始,但是演出人员老早就到场了。到时候还要准备演出的道具,譬如龙头龙身,因为比较精贵,平日里排练的时候都只是举着稻草练习的。还有舞狮的行头,演出的服装,头饰等等。

说起服装前些年的时候当然都是”革命装“,而今年政治气氛一下子宽松了起来,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翻出来精美的衣裙,打算今年好好演一场。没有特别定制的演出服,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业余图个闹腾。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她们总能想到好的点子。

解放前只要家里不是真的赤贫,像外婆,太婆出嫁的时候一定会穿上有着精致绣花的嫁衣。包括杨小贝的奶奶也有。她的一套裙子留给了小儿子,因为奶奶去世的时候老爸太小,所以特地交待要留给他做个念想。老爸对目前唯一的印象,就只是这套衣裙而已。杨小贝以前在家的时候,老妈拿出来翻晒的时候看到几次。哪怕几十年过去了,大红的端面衣料仍然光滑柔软,上面绣的鸳鸯,花卉等等。并不是如古时那般华丽,但还是非常精致的。

后来不时兴穿嫁衣了,这些漂亮的衣服都被压在箱子底部煎天日。乡下可不讲究什么,旧衣服都要做抹布才能站完最后一班岗,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些绸缎的料子,给小孩做尿布都不行,做抹布就更别提了。最是中看不中用的,但是巧手的女人上们把这些衣服改装一下,充当一下戏服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个年代什么都奇缺,所以这个时候你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丢是这么来的。

老妈也有这么一套衣服,是外婆用自己的裙子改的。外婆的手巧,上衣做成旗袍的样式,领口还缝着样式复杂的盘口,裙子则把老式的款式改良了,腰间没有那么复杂的一层层绕起来的腰封。改好的衣服穿在老妈身上,恍如一位民国时期的闺秀。但是……

杨小贝捂着额头,这到底是化的什么妆啊!血盆大嘴,惨白的大脸盘子……好像用面粉直接糊在脸上,活生生把还算清秀可人的老妈弄得面目全非,简直辣眼睛!

老妈还乐呵呵地冲过来炫耀,这时也没有化妆一说,什么审美也全谈不上,上个妆已经是难得的体验了。什么?你说不好看?咱们白着呢!咋会不好看?

忍无可忍的杨小贝一把拉起老妈,去找王干事要了一盆热水,硬是摁着好不容易才把她洗干净了。老妈十分不乐意,可是小贝不喜欢,特别不喜欢!她只好忍痛把装卸了。瞧着她望向别人的艳羡眼神,杨小贝老神在在地从背包里掏出来一个粉红色的化妆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