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2 / 2)

加入书签

想想原本都扔货的玩意转眼变成三四十甚至四五十的,养了鸭子鹅的人家谁不心生期待?

能力不足,不想耽误一镇发展,只愿带着刘家村生产大队的全体社员再接再厉,争取为共和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刘守义则是拿着淑珍赶制出来的羽绒被到了镇上,再和新镇长一起赶往了市里。

蓬松柔软又极为抗寒的羽绒被和董舒起草的洋洋洒洒数千字可行性报告一出,原本就十分相信刘守仁能力的市长连磕绊都没打,就同意了刘家村办羽绒用品加工厂的提议。

当然市里经费紧张,实际上的支持依然是没有的。

不过刘守仁也并不在乎这个就是,他所求的,不过就是个合法建厂的手续。

有了这个,他才能大张旗鼓地收购鸭、鹅毛。不用有好点子也不敢使,就怕被哪个缺德的给背后捅个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路线啥的。

而且有了正规的建厂手续之后,他才有相关的批条。能买缝纫机、消毒剂,能找布料厂家谈供货。也能叫建厂房、招工人等等的一系列事情顺利展开。

这其中的琐碎事情当然不少,他和小妹、妹夫还都是门外汉。

不过这个不要紧,有自称资本家的老杨杨福贵在,办个村级小厂子就好比是小孩子过家家似的简单。

天冷不好建厂房?

这个都不是事儿!

把原本那知青房,也就是原大队长林远志那三间一面清房子给拾掇出来。锅灶、大炕之类的全体刨出去。取暖的话,就打地炕,烧火的地界直接搁在房子外头。火上砌几个大号的锅灶,直接把洗毛、蒸毛的用水、用火都解决了。只要这柴禾、煤的烧不停,就没有冻得伸不出手来干活儿一说。

三间百多平米的房子,一间一分为二做仓库。半边装处理好的原料、半边装成品。一间放上个十台缝纫机,找十个技术好的缝纫女工。两台锁边机专业锁边,剩下都是平缝机。先把裁剪好的内胆布料用缝纫机缝合成型,再拿到另一间房间里装进处理好的鸭、鹅绒毛。

经过层层缝合之后,就成轻薄美观又保暖的羽绒被。

因为内胆、面料皆采用了防透毛的涂尼面料,填充物也只选了最柔软细腻的细小绒毛。

刘家村羽绒制品厂出品的羽绒被无论是在外观还是、重量、保暖程度等方面,都是上上之选。

按着老杨的话说,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