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1 / 2)
行的淑珍在么?
之前家里没养过鸭鹅之类,至多也就是刚回来那阵儿社员们鸟不悄儿地送过几只。二婶子和连山俩都收拾得妥妥当当的,等到她眼前的时候都成了美味羹汤或者炖菜了。
自然而然地,淑珍也就没往前世风靡东北人手一件还有余的羽绒服上想。
不过今儿大嫂都遗憾着好好的、雪白的鹅毛就这么扔了可惜的话茬儿,她还能再想不起来?
而且比起武英红这只知道羽绒服、羽绒被是鸭鹅绒毛做内胆填充的外行来,淑珍都可以算半个内行呢!
为啥?
因为前世正经大厂家出产的羽绒服随随便便就几百上千,小厂的便宜却钻毛。又追求廉价又不放弃质量的人们可不就打起了自制的主意么?
一到冬天的时候,杀鹅拔毛攒起来留着做羽绒服啥的,简直都是这附近村屯的一景儿了。
托着这记忆的福,淑珍不但知道咋能更快更好地拔了这鹅毛。连后续的洗晒、消毒的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不就见着大嫂被二哥给问没了词儿,赶紧笑眯眯地上前援手了么:“嘿,不搁水自然有不搁水的妙招儿!等着,我这就给二哥露一手,让你学个新招数!等收集好了这俩鹅的绒毛试验看看,能成了的话,咱刘家村生产大队就又有了个变废为宝的大进项。”
她这小嗑儿一唠,别说刘守义了,就连刘守仁和连山都满满兴味地看着她。
倒是武英红听了那变废为宝四个字后眸光一闪,略带狐疑地看着自家小姑子,像是想要确定些什么一样。
可惜这小眼神,小动作的统统都被淑珍给忽略。
她这正把大半锅的开水往出盛,只留下两瓢左右的量又少少添了点儿凉水进去,让锅里的水保持个将开未开的状态。然后又拿了蒸饽饽的帘屉放在锅里,把鹅头别在翅膀底下,直接扔进了锅里。
“嘶,小妹,你这不是要直接把鹅给蒸了吧?”刘守义惊呆,咋也没想着自家小妹的妙招居然是这个。连毛蒸啥的,你这真的是为了褪毛?!
“对,就是这么稍稍蒸一蒸,出来之后趁热快拔,好整不说还一点儿不伤鹅毛。”锅开之后淑珍就问着大嫂时间,等了两分钟的功夫之后又赶紧揭锅。用手试了试,冲着下边直面水蒸气的背毛已经能被轻松拔去后,又快手快脚地给大鹅翻了个个儿。又略蒸了蒸,等再出锅的时候,拔毛这件事就变得格外简单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