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4(1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刘秀是正确的。

  皇帝和臣子间本就是拔河般的关系,谁强势谁就力大。

  郭圣通也不愿看到疆儿即位后还要看大司徒大司马的脸色,甚至连婚姻都要受他们操作。

  她万万不能接受!

  所以,虽然理解欧阳夫人,但她什么也帮不了她。

  其实,也不算完全没有余地。

  欧阳歙完全可以效仿李通,什么都不要地辞官还乡。

  但他到底还是舍不得,到底还是有奢望。

  他希望得到权势,还希望得到平安。

  哪有这样完美的事呢?

  刘秀并没有对此关注太多,他的心思全都花费在匈奴上。

  他不认为匈奴的示好能让他忘记过去他们的罪行,为了让死去的冤魂安心,他选择了出击。

  二月,刘秀遣吴汉北击匈奴,又徙雁门、代郡、上谷吏民六万余人置居庸、常山关以东。

  匈奴或部遂转居塞内。

  刘秀因此增边郡兵数千人,筑亭侯,修烽火。

  到了三月,郭圣通总算把治理黄河拿到了台面上来。

  王吴提出了堰流法,即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用来分泄洪水。

  奏章一上,不管可不可行,朝堂一时哗然。

  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了。

  王莽称帝时,黄河在魏郡决口形成第二次大改道后,王莽因河水东去,免了王氏在元城的祖坟可以不受水害后弃而不治,导致黄河“侵毁济水”。

  刘秀立汉后,也不是没起过治理黄河的念头。

  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

  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

  但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塑,缘堤垦殖。

  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

  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

  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

  宜须平静,更议其事。”

  说来说去,还是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啊。

  刘秀因为财力不足,到底还是作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