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2 / 2)
按照林家惯例,这句唱完就该林娆接了。而林娆嘴里叼着太后的爱心煎饼,手里抄着卷发棒,拿黑色液晶电视的反光当镜子,正专心地卷着头帘。
老两口还等着女儿接着唱下去,林娆不为所动地整理碎发,屋里陷入一片寂静。
……哦,还必须要唱啊。林娆看了看林父耐心等待的模样,收起卷发棒,哼唱着:“崔莺莺哟,得了不大点的病……”
“……躺在了牙床……”
林父不满地看了眼态度极不端正的林娆,接着唱下去,明明没有乐器相伴,他却晃着脑袋,神奇地唱出了京韵大鼓的神.韵。
只要林仲文在家,林家的气氛就跟个大院似的,就差没拎着鸟笼走街串巷,比她那四合院的工作室还正宗。
胳膊腿儿一迈,就掀起一阵洒脱闲逸之风。
听他说,过去溜达在胡同里,只要嚎一句“二八的那位”,就不知道会从哪儿家院子传来声音接上后半句。
而她这位父亲,是骆玉笙老艺术家不折不扣的死忠粉。
“哎我说,你这每次一唱我就想起我之前被迫当着全年级的面……唉,咱还能愉快的生活吗……”林娆又往嘴里塞了一大口面包,鼓鼓囊囊地说。
曾经高中艺术节有个歌唱表演,别人走的都是流行音乐卦,林娆忙着话剧社排练什么都没准备,站在台上张口就来了段《剑阁闻铃》。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她从小听林仲文唱到大,虽说始终难以学会其中的意韵,尽力唱完最后得到的是混杂着惊讶和不解的嬉笑,和寥寥几声鼓掌。
“怎么不行了。戏靠演,曲靠唱,曲艺虽然现在流失了观众,可咱的传统总是得传下去的……”
林仲文一开口就是长篇大论,她听得耳朵都起老茧,在现在这个快餐文化的阶段,传统的传承要找到创新方式和合适的传播载体,还真得需要不断探索才行。这也是她当时挑了《梨园世家》的剧本的理由。
虽然林仲文老生常谈居多,可不得不说林娆跟着他学了很多东西,从小就听父亲谈艺术人的“工匠精神”,一直是她这些年工作演戏最在意的标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