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因为其中还有带草社其他人帮忙,因此这回卖书的收益有三成进了带草社的账面。

  陈景书对此不在意,反正他自己没怎么辛苦就有钱赚,谁还嫌弃这个了?

  不过这回的事情倒是给了陈景书灵感,于是很快,除了乡试的文集,陈景书很快又出版了带草社自己的文集,这年头有些规模或者路子的文社也有出文集给自己扬名的,并不算少见。

  带草社的文集中陈景书的和吴玉棠的各占十篇,其他人的一共三十篇,除了一共五十篇制艺之外,陈景书还附上了他和吴玉棠一起写的分析点评,有案首和小三元的光环在,这文集自然是不愁卖的。

  何况比起念着考举人的,念着考生员的人可更多呢!

  于是这本带草社制艺文集居然卖的比乡试那本更加火爆。

  陈景书不由在心里啧了一声,果然啊,人出名之后,手上又有便宜的条件,想要赚钱还真的不太难。

  之后陈景书干脆学扬州那个有名的翰墨社,定期出版带草社的文集。

  只不过翰墨社是择选扬州本地当年的制艺文章一百篇,一年一册,且没有点评,带草社的文集则是一月一次,且只选社员的优秀文章,一般会有批注和点评,那些家境普通,没有能力请名师指点的读书人常能从这里头学到一些制艺的技巧,因此也颇受欢迎,何况陈景书对这种文集的印刷质量没啥要求,基本是最简单基础的印刷装订,如此一来在价格低廉,薄利多销的思想之下,收益不降反增。

  自然了,因为这年头没啥版权意识,所以翰墨社出文集是不给原作者付稿费的,陈景书却坚持,带草社里每次只要能被选上的文章,都视情况付给作者稿费。

  吴玉棠虽不赞同,却觉得出一本文集要付出去的不过十来两银子,而他们赚的远不止于此,陈景书既然坚持要给,他也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反对。

  虽然中了生员,但到底也是十一岁嘛,些许小事,让着点,宠着点也没啥。

  家里头有个年纪比陈景书还要小些的弟弟的吴玉棠这么想着。

  ……然后他就发现原本对自个儿写制艺出版兴趣缺缺的陈景书突然变得积极起来了。

  吴玉棠:“……”

  所以说,陈家大爷是这么缺银子的吗?

  连那么点钱你都要赚啊!

  吴玉棠没好意思直接问陈景书这话,而是私下里暗示了几句,并且表示如果陈景书真的缺银子使,他手里还有些闲钱……

  陈景书无奈道:“多谢好意,只是……我暂时并不缺什么银子。”

  开了几家小作坊,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