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6(1 / 2)
是这个时代有的东西,全都见识过了,就是把几个儿子都封成铁帽子王,也不会多出点什么。
“要说好处,大约就是永和宫新来的小宫女们剪花瓣儿做胭脂的时候,可以大方地到园子里去剪,而不用总觊觎臣妾花圃里那两朵玫瑰花儿了。”
“哦,还有就是弘晨弘晖兄弟俩养的小猫小狗小乌龟,不管在园子哪个角落跑丢了,总不出一刻钟就有人恭恭敬敬地送回来,不用像老六小时候那样隔三差五就跟臣妾说‘完了额娘,我的狗又双叒叕丢了’。”绣瑜坐在炕上一边剥葡萄,一边说笑。
她说得有趣,既不否认诸子封爵永和宫出了风头,也不说些“皇恩浩荡”、“倍感荣幸”的虚伪话。康熙倚在大红洒金引枕上,故作不满地说:“不对吧,你把娘家侄女儿接到宫里小住,这总该算是好处,怎么不见你谢恩?”
蓁蓁进宫来玩的事她并未在康熙面前提起,绣瑜愣了一下,转而笑道:“她阿玛在外面为国征战,臣妾帮您照拂重臣家眷,还不好么?”
皇帝哼了一声,并不买帐:“为朕?是为老十四做人情才对吧?”
绣瑜毫不忌讳,讶道:“您既猜到了,何苦还来问臣妾?倒是您今日怎么有空来过问她一个区区臣下之女?”
“昨儿跟宜妃一起在千秋庭旁,瞧见弘晨弘晖跟个女孩儿一起放风筝,一问才知道是乌雅家的格格。”康熙瞥她一眼,哼道,“当初生了老十四之后,让你偷懒不肯再怀,如今看着人家的格格眼馋吧。”
Excuse me?说得像怀孩子就跟复制粘贴似的,想按就能按吗?绣瑜嘴角抽搐。
九阿哥只封了个贝子,宜妃这两天正为这事上火,上蹿下跳地要找点事儿给她添堵。这不,估计以为她有意让侄女嫁进皇家,又不知嚼了什么舌头。
不过这也提醒了绣瑜,蓁蓁身负乌雅氏与董鄂氏血脉,她的婚事只怕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好在她今年不过九岁,等到晋安这次出征回来,以军功请旨免选,倒也容易。
她遂拿四福晋的身孕扯开了话题:“……弘晖都八岁了,老四家的这一胎怀得不容易,今年就免了往她房里添人吧。”
承德归来途中,胤禛夫妻俩共同为嫡长子之病彻夜担忧,又一同为弘晖大难不死喜极而泣,倒多了一层患难与共之情。如今八阿哥倒台,夺嫡之争暂缓,二人更是夙夜相伴,胜过新婚,这才有了意外之喜。
绣瑜高兴还来不及,岂会塞人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