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1 / 2)

加入书签

前头福晋伉俪情深, 董鄂氏故去尚不满两年,下回选秀的时候再说吧。”

  惠妃带来的大福晋娘家的小姑娘伊尔根觉罗氏,今年已经十六了,哪里还有下回选秀?她这话就是相当于婉拒了。

  岂料惠妃却端坐在炕上,不以为然地笑笑,大刺刺地说:“妹妹说笑了。什么妻去守三年,那是汉人的说法。咱们满人哪有爷们儿房里没人的道理?长嫂如母,乌雅太太不在了,这事儿当然该由你做主。成不成,给个准话儿,何苦这样搪塞姐姐我?”

  绣瑜无语地端茶送客,看着惠妃走的时候脸上明晃晃地写着不识抬举四个字,暗自纳罕:“现在这个局面,她凭什么觉得我会把兵权分给大阿哥?”

  晚上胤祚进来,知道这事笑道:“额娘不知,还有比这更可笑的呢!太子坏了事,大哥这几天走路都带风。今天当着兄弟们的面,拉着我说些什么‘我既往不咎’、‘你良禽择木’之类的话,活像自个儿已经位正东宫了似的!”

  绣瑜听得一笑。竹月也趁机说:“娘娘这些天为十三阿哥担心,还不知道惠主子给了荣主子好大没脸,还想悄悄把仁孝皇后生忌的祭礼从十八桌减到十六桌,只可惜被贵妃驳了回去。”

  荣妃、元后,这都是惠妃忍了多年的老冤家。如今大阿哥眼见得势,惠妃也跟着抖起来,不准备再忍了。绣瑜不禁摇头叹道说:“跟死人计较两桌祭祀的东西,真真是小人得志,见风使尽舵。”

  见她恼了,胤祚笑着缠上来拽她的袖子:“宝相花的花样太俗气了,前儿的夏裳,儿子想要上回您改良的那个缠枝莲的。”

  “你说迟了一日。今年你四哥不在,轮到你头一个做衣裳,已经绣上了。”

  “四哥跟我身量仿佛,那件留着给他吧。”胤祚趁机挨上来,调笑说,“他有那么多福晋格格给做衣裳,不像我,就喜欢穿您做的。”

  “花言巧语,说得像你屋里没人似的!”绣瑜把儿子打趣一番,整整他滚皱的衣裳,复摸摸他的头叹道,“你十三弟留在泰安那几天,只怕吃了不少苦……”

  胤祚笑道:“十四弟就是他的一味灵药,包治百病,还提神醒脑延年益寿。您若心疼他,只管压着老十四说两句好话,保管比那太上老君的仙丹还叫他受用。”

  “哪有那么容易?”绣瑜哭笑不得。

  这就是儿子太多的为难之处了。对她来说,六个儿女个个都是最亲的,胤祥这回可以说是救了胤镇的命。想到历史上似是而非的十年圈禁之说,她担忧之余,亦觉得这个孩子可疼,恨不得倾尽所有补偿他才好。

  可是这事却跟十四无关,她压着小儿子去给大儿子还人情,长此以往,肯定叫他们心中生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