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2 / 2)

加入书签

  胤祚顿时恍然大悟,比出拇指笑道:“额娘高明!”

  京里送来书信,胤祥抢先夺过一把拆了,不多时便笑得伏在桌上。

  “八哥过生日,原准备摆三天的流水席,邀了七八个班子轮流唱堂会,文武百官都准备去拜寿。结果六哥家里一个客不请,却不声不响把太后老祖宗邀到园子里赏玩了一日。八哥知道,脸都绿了,忍气吞声地撤了家里搭的彩棚,说儿生日,母难日,要到家庙里去给良妃娘娘跪经祈福!哈哈哈!”

  早春天气,他已换了一身薄绸春衫,挽着袖子,腰间只束一条湖色缎带,愈发显得俊逸不凡。只是笑得太过放肆,一个不妨,撞倒了胤禛桌上的紫檀笔架,上头十几支毛笔满桌乱滚。

  胤禛只得扔了笔,没好气地叫人进来收拾:“信也读了,这回总该去了吧?”

  “别啊,反正船上闷着也是闷着,咱们一处下棋说话,不比你一个人对着这哑巴棋谱要强?”胤祥刷刷几下摆好棋盘,盘腿坐下招呼哥哥,“快来,你执黑先行。”

  胤禛当然乐得有人对弈,但是胤祥可不像他那样喜静不爱动弹,闲了就闷着看书写字。满船上下的侍卫,可都眼巴巴的等着跟十三爷摔跤比武、喝酒划拳。胤禛不由笑问:“关公考秀才,你到底怎么了?”

  “也没什么,额娘嘱咐我一路上好生照顾你,务必养得白白胖胖的,多贴十斤膘才准回去。”

  “这是额娘的原话吗?”胤禛瞪他。

  “如假包换。四哥,你讲讲清缴欠款的事给我听吧。”

  胤禛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好讲的?我巴不得天下官员都洁身自好,没欠过国库银子才好呢。”

  “这怎么能叫‘没什么好讲的’?朝廷上无人敢接的差事,叫你做成了。这得是多大的本事?”胤祥由衷地赞道。他上头能干的哥哥太多,跟胤禛亲近,不过是因为从小的情分;要论文治武功,他一直以为还是大哥二哥三哥为上。

  可这回跟着胤禛下湖广,大热的天儿里挨家挨户地清算土地面积,放下皇阿哥的架子跟当地土豪劣绅,抠那一亩三分地的瞒报。他才觉出四哥为人做事的好处来。

  回京之后,见大哥那伙人坐在冰室里,金奴银婢地伺候着,翘着脚嘲笑四哥目光短浅格局小,跟乡里小民计较那点田土。他差点气得拔脚就走。清缴欠款一事更是叫他对胤禛心服口服,就差塑个像回去供着了。

  察觉到弟弟目光中毫不掩饰的崇拜,胤禛亦是感慨不已。这回的差事,他是心寒的,不是因为马齐,而是因为康熙。皇阿玛派以苦差,他好不容易办成了,却只得了几句淡淡的褒奖。康熙反倒对某些欠债大户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