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 2)
题叫“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这特么要是《资治通鉴》的内容,司马光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绣瑜觉得这标题眼熟得很,目光往左滑了十几行,看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她终于恍然大悟,啪地一下合上了书:“皇上!您……”
康熙抚膝大笑:“还说自己知道《资治通鉴》,跟小耗子似的琢磨了这么久,才看出不对劲来。知道这是什么书吗?”
当然知道。绣瑜在心里翻白眼,此乃是明代的三本奇书,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这五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好比明代的《知音》、《故事会》,堪称娱乐杂志、网络连载小说的祖师爷啊!然而就像现代的妈妈也不会让未成年的女儿看《知音》,在清朝,这些书就是妥妥的小黄文呐!
“谅你也不知道。这三本分别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都是用白话写的民间故事,依朕看,正适合你读。”
绣瑜有些泄气地把书放了回去:“皇上,这不是奴婢该看的书。要是被太皇太后知道,奴婢就得去慎刑司领罪了!”
康熙并不在意:“你只说宫规不许,却没说自己不喜。既然喜欢,你只当这是闺房之乐。夫妻敦伦本是天道,把此事传出去的人才是该进慎刑司了。”
这就是摆明要为她撑腰了。绣瑜顿时心动,宫里的生活当真是无聊透顶。有春喜他们三个伺候着,绣瑜连杯水都不用自己倒,纵然有瓜吃有猫撸,还是想看小说啊。
第8章 山雨欲来
那日绣瑜收下了书,吩咐春喜藏在书房暗柜之中,只在夜间无聊时拿出来赏读一番,连竹月与小桂子也毫不知情。
康熙时不时地跟她讨论讨论读后感,绣瑜评价说:“虽然记录的都是些市井之谈、风月往事,但还算是启人深省,当得起这喻世、警世、醒世之名。比如那……”
康熙颇为诧异地打量她一眼,深有同感地点头:“你能有此体会,也算没白读了。”此话竟大有将她引为知己之意!若皇后看了这书,只怕要当场跪地劝谏,引经据典地说明皇帝不该玩物丧志。其他妃嫔虽然不敢指责他,但是也不会真心对这些白话小说感兴趣。宫女太监又都是不识字的。绣瑜发现康熙坐拥后宫三千佳丽,然而除了自己竟然再无第二个人可以分享他这小小的恶趣味了。
人与人交往,总要做点不算大奸大恶,可也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才显得两个人关系格外好。比方高中的时候,形容两个男生关系好,通常会说他们是“一起抽过烟,一起看过片的兄弟”。如今她和康熙也算是“一起看过片”的朋友了。
托这几本书的福气,这个月绣瑜承宠的次数虽然没有增加,但是伴驾的时间却多了不少。对此皇后自然是乐见其成。佟贵妃本来替太皇太后抄了《般若波罗蜜心经》,正准备让宫女捧了去慈宁宫一趟,顺便“不经意”地跟太皇太后提一下,皇上过度宠爱包衣宫女的不当之举。
宫女刚为她换上出门穿的绣着橘红色杜鹃花和月季藤蔓的金黄色旗装,正拿着小银簪子为她固定头上攒满珍珠的大拉翅,她的心腹富察嬷嬷突然进来在她耳边耳语几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