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 / 2)

加入书签

  意外看到白衣宽裤的束发青年,坐在广场正中,一颗高脚木凳,一个单色口琴,身后负着有些老旧破损的木吉他。

  她还在主楼侧边的时候,就隐隐听到悠扬的口琴声,还以为是幻听,走近了,才听出是《梁祝》曲调。

  他坐在那里,整个人晕在光里,轮廓虚化,在高热的气温里变得扭曲模糊,不厌其烦地重复一曲《梁祝》,婉转凄美,美好得不似真实。

  她一直以为那首曲子更适合黑夜或雨天,也狭隘而固执的以为小提琴才是最合适演奏它的乐器。

  在大白的天光里,在口琴的幽远缥缈间,她竟头一次真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她把所感受到的震撼和叹为观止归功于青年高超的演奏技术,鬼使神差的,在他开始吹奏第九遍时,拖着行李箱靠近。

  在相隔两米不到的地方,站定,收起拉杆,靠坐在行李箱上,近距离聆听。

  过路闲人大多匆匆一瞥,只她一人驻足。

  她看到青年藏在厚重镜片后的眼睛重新聚焦,渐渐集聚成几点星光,在漆色的眼瞳里发光放彩。

  他眼含笑意与感激,静静同她对视,手口配合愈发利落,直至一曲终了。

  蓦地,眼底起了雾气。

  舒昀咧开嘴,不吝啬地鼓掌微笑。

  青年把口琴握在手心,脸上是有别于开始的奋然触动:“我经常在这里表演,你还是第一个,为我停留的听众,我很高兴。”

  “你是学音乐的吗?”舒昀越过他的肩膀,看向突出的琴头。

  “学过几年,不过现在,要搁置了。”青年手指轻轻拭过口琴表面,留下淡淡的指印,转瞬消失。

  舒昀心口一滞:“为什么?”

  “现实。”他浅浅地吐出两个字。

  平静到让舒昀害怕,胸腔里积聚了一口浊气,蔓延到四肢百骸,像被扎破的气球,伴随而来的,是压制不下的无力与酸楚。

  她低着头,月牙白的鞋头,不知何时被人踩了一脚,留下暗色的痕迹:“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吧?”

  青年只是笑,提了别的:“你呢?”

  “我?”

  “对,你。”

  “我很小就开始学电子合成器和木吉他,不过最近,似乎也要搁置了。”

  青年点点头,笑脸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