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5(1 / 2)

加入书签

第四日,清平才知晓那夜进宫以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年夜守岁,女帝召四位皇女入宫赐宴,家宴上还召了几位新入宫的侍君做伴,并亲信重臣数位,以示恩宠。只是四位皇女都已成年,不便与后宫同席,女帝便移驾长宁宫,再开宴席。

  然而在宴席之途,户部尚书谢安才却说起武昭年间的一起旧案,说的是京郊外皇庄祭田之中的管事与官员勾结,欺上瞒下的事情。本来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桩旧案,此时翻出来,也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奉承女帝治下有方罢了。但大皇女楚明却笑着说起楚晙开府一事,言说这信王初立,手底下自然有那么几个属官起了别的心思,仗着自己身份资历,却在几处庄子上暗动了手脚。女帝闻言质问楚晙,楚晙只道硕鼠已经抓着了,不过顾念是承徽府调来的人,留了几分薄面,私下里处置了便是。

  如此倒也无什么风波,家宴又被一片欢声笑语淹没。然这时一宫装男子忽然闯入,在御前哭诉。这人乃是女帝新纳的侍君,本来身怀凤裔,但花灯节前却出了意外,未曾将孩子保住。此时这位侍君跪在御前,语声怨憎,道是有人混淆皇家血脉,鸠占鹊巢,暗指女帝宠幸卑贱之人而遭到先祖警示,导致凤裔有失。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众臣皆知这位侍君在说谁,必然是指近年来才被寻回的四皇女楚晙。御座之上女帝脸色阴沉,随后示意宫人将侍君拖走,散了宴席,召来暗卫垂询后,下令彻查此事。

  而楚晙未曾说什么,只是离座解了玉冠,脱下王袍放在脚边,披发离去。只道倘若因己身缘故而至使母皇贤德之名有损,不如弃亲王之位离去便是。

  她身着雪白单衣,不顾宫人劝阻,独自一人在雪夜里徒步穿过重重殿宇,最后昏倒在宫门外,被等候在门外的王府马车接走。

  清平暗忖,以退为进,忍辱负重。信王此举在女帝眼中即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自然是深得女帝欣赏,又加上她以孤绝的姿态徒步在雪中横穿大半个宫宇,明明心有委屈但却不发作,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传出去都是赞誉信王性纯至孝的,那身份一事又在承徽府主持下再度确认,这次实在是板上钉钉。女帝以雷厉风行之势处置了一批宫人,罢黜言官三人,褫夺原王府长史何舟房品级,贬子孙为庶民,流放边疆。至此,朝堂上下,再无人胆敢对信王身份有所存疑。

  正月初十,从宫中赏赐下了各种诸多财物,源源不断的送进信王府中,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女帝在补偿四皇女。信王风寒未愈,身形削瘦,脸上一丝血色也无,在下人的搀扶下跪地谢恩,着实赚了不少同情。

  清平站一旁陪着接旨,冷眼旁观楚晙该服软就服软,该坚持就坚持,突然感觉楚晙也不是那么无所不能的了,她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区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依然要做出必要的牺牲,舍弃仿佛是一种本能,如同壁虎在危急关头的断尾之举。她想象楚晙在深冬寒夜徒步穿过黑暗的殿宇,究竟是怀着怎样的抱负,才能在雪地里艰难跋涉?

  她无从知晓,唯独有一点非常明了,对自己狠的下心的人,对别人只会更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