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1 / 2)
慰祖宗在天之灵。先皇帝法度可谓完备。陛下,臣斗胆请陛下就依先皇法度,将这些金人俘虏明正典刑,且快国仇之万一。”
张浚说到这里,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形容颇为慷慨。张浚本拟自己的言行可以感动官家,振作官家对金抗战之气,不想却听到一阵啜泣之声。
“朕不忍听先皇帝大名。”赵构揩泪哽咽道,“为人子者,不能迎还先皇帝梓宫,又怎忍行先皇帝所订之《五礼》。何况,朕今日虽然国势粗安,赖诸卿之力占有江南半壁,然而未能尽复故土。朕又有何面目居于九重之上,受金人俘虏的跪拜?这受降礼,朕看真行了定是大为不妥,会招天下人耻笑。”
三位宰辅都被官家的急智惊得一愣。张浚再想不到官家会搬出如此堂皇的理由。其实,三人都明白官家不可告人的心思。官家自从听了奏报,知道王伯龙许诺愿意出力让宋金重开和议之路后,便打定了主意要保王伯龙一命,将这几百俘虏当做和谈的砝码。
张浚不禁叹道:“陛下,王伯龙区区一员兀术手下的万夫长,比不得当初童贯向大行皇帝献上的方腊等人。陛下以仇耻未雪的缘故,不愿行献俘大礼。臣等不能致陛下以中兴,无任惭愧之至。”
张浚此番话实际是在提醒官家,王伯龙固然是万夫长,但大金万夫长几十个,他左右不了和议这等国之大事,所以口出狂言,很可能仅仅为了活命。
赵构仔细体味着张浚话中的深意,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张浚尽礼垂泪片刻,不再提献俘之事,转而道:“这次淮西之战,金人虽然退了。然而兀术本部实力并未受损。金人怕是以退为进,另有打算。臣身居都督兵马之职,不得不预为陛下言。”
这就说得更加直接了。就算真能议和,主动权也是掌握在金人手里。兀术、挞懒首肯了才能议和,大宋一厢情愿地上降表,金人只怕也不会领情。赵构到此不得不问道:“依卿所言,兀术为什么退军呢?”
“臣已经让诸将探听消息,想来不久便有回报。然而陛下既有收复故土的大志,臣不胜激动之至。臣请陛下借此胜捷,大会诸将,商讨天下形势。”
赵构盯着张浚,修眉紧蹙目光阴沉,沉默良久。
作者有话要说:
献俘制度依据《政和五礼新仪》,《宋史》等记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