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2 / 2)
“下官给公添麻烦了。唉,下官今日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迂腐无用。”杨廷麟面带愧色,长揖不起。
“不要这样说。你奏章中那句话--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这两句甚是痛快。”
杨廷麟感觉到卢象升握住自己的双手异常灼热,不由落泪道:“再痛快,可惜也于事无补,还让公的处境愈发艰难。现在,我真是后悔自己当初的书生意气。不过,也好在当轴发下恩德,能让我到公军前,我愿为公尽绵薄之力。”
“伯祥,你不清楚……”卢象升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说下去,甚至连欢迎故友的致辞都省略了,埋头于案上处理公事。
此时已是中午时分,有亲兵端来两碗菜粥。杨廷麟见到汤水中漂着的几粒米与一茎菜叶以及孤零零的一颗红枣,愤怒地跳了起来:“公是国之栋梁,总督军事,怎么如此不爱惜身体?”
卢象升苦笑着望向杨廷麟:“伯祥,就算我不爱惜自己,又怎么能不爱惜你?实在是我们已经陷入绝境了。真定巡抚张其平拒绝接济粮草,军中已经断粮。这样的菜粥还是我看你来到军前,特意吩咐加的大餐。”
卢象升说着挑出那粒红枣,将菜粥一饮而尽,吮一下嘴唇,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咀嚼着被汤水泡得饱满的红枣,似乎在品味生平所未曾尝过的美食。
“米是军中搜刮出的不多的存粮,枣子则是老乡们省下口粮,特意送过来给我们的。伯祥,天气冷,你再不吃,粥就要冻上了。”
粥没冻上,杨廷麟的心先冻上了。他不由自主涌出痛苦的泪水。卢象升却依旧淡然地说下去。
“伯祥,我带兵多年,身经百战,还没有遇到过这样局面。你瞧瞧,弟兄们骨瘦如柴,每天还要打仗,还要奔波。大家都明白是在等死,不是死于锋刃,便是死于饥疲。如今使大家没有四散的是一点报国之心,而朝廷不惟不知鼓励士气,反而用各种办法来瓦解军心,沮丧将士们的报国热情。这样下去,有些人是会铤而走险的。只要有一队人马鼓噪而去,全军不瓦解也差不多了。伯祥,局势岌岌,我盼着你来,又害怕你来呀。现今,你真的来了。但你所能为我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却只有求援了。我要拜托你去保定一行,求绵竹(即刘宇亮)发兵发粮。”(注,这段摘自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
杨廷麟为这个噩耗所震惊,沉默许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