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不管怎么说,我都曾经叫您一声爸,我和杨雄结婚之后您一直很关照我,我生完乐乐您天天熬汤给我喝,汤的味道我现在都还记得。所以无论乐乐跟不跟我走,这钱我都要留下,这是我孝敬您的,跟旁的没关系。”

阮茉莉温声细语,姿态放得很低,杨阿公还是冷着脸,看都没看那信封就丢回她脚边。

阮茉莉脸色一变,捡起信封塞回包里,离开的时候正好看到梁暮秋。

两家住隔壁,两人以前也有过接触,阮茉莉一直觉得梁暮秋心地好又明事理,大概认为梁暮秋能理解她,便倒起苦水:“小秋,你能不能帮我劝劝乐乐阿公,我带乐乐走是为乐乐好,城市机会多眼界高,难道让乐乐一直在村子里读书,长大以后还跟阿公一样开个小饭馆吗?”

“开饭馆怎么了,我不觉得靠双手劳动获得财富有什么丢人。”梁暮秋语气微冷,“阿公照顾乐乐很辛苦,这么多年没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乐乐,他对乐乐的付出比任何人都要多。”

阮茉莉听出这话里暗含的讽刺,咬紧嘴唇:“我知道我没对乐乐尽过做母亲的责任,但我只是怕乐乐跟着我受苦,现在我条件好了,想要补偿乐乐,想给他更好的生活,我不觉得我有什么错。”

说完她又看梁暮秋一眼,坐上车离开了。

梁暮秋望着那辆车开远,神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情感上他支持杨阿公,但理智上,他清楚阮茉莉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他在原地站了片刻,转身时就见杨阿公在抹眼泪。

注意到梁暮秋在外头,杨阿公撩起围裙随意在脸上抹两下,粗着嗓子抱怨:“这什么大蒜,太辣。”

他起身去后头堂屋,很快又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存折。

村里老人用不惯银行卡,有钱还是习惯存在存折上,时不时看一眼上面的数字,心里踏实。

梁暮秋知道这张存折,是杨阿公给杨思乐存的学费。他独自支撑着小饭馆,儿子靠不住只能靠自己,每个月都会往里面存钱,有好几次还是梁暮秋带他去的银行。

杨阿公翻开存折在阳光下看,静了好半晌,忽然重重叹一口气,声音哽咽地说道:“人家说得对啊,我就这么个小饭馆,怎么供乐乐读好大学。”

梁暮秋感到不是滋味,想起那天两个孩子的对话,心头越发沉重。

回到小院之后,他在书房一直待到下午,伏案久了腰背酸痛,在椅子上伸个懒腰,看时间差不多正要去接梁宸安,突然又收到明先生的消息。

近段时间,明先生的信息变得频繁,这次发来的是一则天气预报,提醒本市尤其是北方地区今明两天大到暴雨。

梁暮秋一愣,不明白对方用意,紧接着就收到新消息。

MS:不好意思,发错了。

原来如此。

梁暮秋恰好在看明先生发过来的表格,那栋别墅他是要与爱人同住,还有一个五岁男孩,是否养宠物那一栏也打了勾。

他当时就在想,这位明先生应该是个细腻又顾家的人,这条信息或许原本是要发给他爱人吧。

他正要找机会再问些细节,于是回复一个笑脸,问方不方便,有几个问题想问清楚。

MS立刻回复:方便。

明先生自己做生意,梁暮秋知道,便问:方便说一下您爱人的职业吗?

等了须臾那头才回复。

MS:他是个设计师。

梁暮秋有些惊讶,MS的消息紧接着弹出来:我想为他留一间单独的书房,让他可以安静工作。他本人比较浪漫,爱幻想,喜欢色彩明快的东西,还喜欢吹风喝茶看星星,所以露台最好不封起来。花园里要摆上桌椅,再留一片地方,他可能会种树。

聊天习惯能暴露一个人的性格,这位明先生聊天时文字一向简洁有力,不带语气词,也绝不说多余的话,这是加好友以来他发过最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