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 / 2)

加入书签

一番。”他筷子指其中一盘菜,“这虾很好吃,你为什么不吃?”

我看了眼那盘火红的虾肉,心里实在没有办法理解这种菜,便道:“奴吃虾会长痱,是以不吃。”

我一向都懒得跟他多解释,省的自找麻烦。

出客栈后,桓九并不急着去那官道旁小路看。他闲庭信步地在街边逛着,摆弄摊贩的小玩意,比如玉佩、穗子、发钗之类。

他脑后银簪毫无花纹,一根棍一样,还有些泛黑。可能是兴起了想换个花样。

桓九却突然拿着一垂着流苏的琉璃牡丹花簪递到我面前:“你觉得这个给你用如何?”

我瞧了自身上下这身绸缎湖色衣裳,再摸了摸头顶玉冠,自觉已足够搭配,道:“公子,家里给我的用度比这个好。且花簪不适合我。”

桓九凝望着我,用他摄人心魄的赤色眼睛:“家里的都没有这种垂下的小珠帘,本公子觉得这个好看。”

我道:“那叫流苏,这是女簪。”

桓九已直接去给钱:“无论如何,这个好看,本公子就买这个给你。”

买完之后,我玉冠上的那根玉簪子便被他换成了流苏花簪。一摇头,就能听见脑袋边叮铃轻响。

桓九双手扒着我肩膀看我脑后,十分满足:“远之,你真漂亮。”

我试着低声反驳:“这簪子沉,走久了还易和头发缠一起,奴要跟公子去处理大长老之事,它有些碍事。”

桓九却说:“本公子说了,带你出来就是为了让你跟着、看着我,同时也让本公子能时时看着你。对付大长老哪须你个凡人出手,有本公子在,你只管放心戴着。”

我大约摸出来他要唱什么戏了,只能应下:“是,奴此行全凭公子差遣。”

再往前是戏台,上面花旦正唱着戏,四周热闹非凡,欢呼正盛。

我对此没有多大兴趣。七八岁时我给戏班子打过杂,戏班拖欠了工钱,我去要反被一顿痛打,之后在破庙里饿了三天,才捡到个别人咬了一口不要的包子吃。

桓九停了下来,驻足远望,深凝起眉。应是从他这个视角,视野被人挡完。

他看向我,说:“施法飞起来看会吓到人。”

像是想跟我再确认一下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不大明白为何要跟我确认。

我嗯了声,点头:“以少主修为,也可以直接感知。”

“那就没意思了,”桓九说着,还是捏诀感知了一下,“不过前面有要付钱的雅座,我带你去。”

桓九带我坐上了最靠前、最正中心的雅座,座边几上摆着花茶,还有许多糕点零嘴,甚至有两个小厮垂手躬身立在背后等着吩咐。

桓九看戏看得津津有味。

戏台上唱的是一出《救风尘》,民间杂剧。大约是市井的故事相当引桓九好奇,看到一半,他忽然饶有兴趣地睨向我:“符有期救他那红颜算不算救风尘?他红颜对他无比死心塌地,无事不从。虽然每日瞧着扎眼,可让人羡慕。”

他这样旁侧敲击,我抿了口花茶,想解释:“公子,您恐怕没看明白,这出杂剧演的并非王公贵族爱上风尘女子后救其出水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