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不少官员看向林岱安,面带异色,明显觉得他是大放厥词。
傅云帆出言反驳道:“林大人是读书人,怕是并不懂兵法之道。西北军原本与罗刹国对峙,罗刹国军队庞大,士兵骁勇善战,我军不论兵士人数还是体格都无法相比,有了火器才能与罗刹国形成僵持局面。如今罗刹国有了火炮,西北军此刻只怕已溃不成军,只京城这些兵,又如何能有胜算?”
若是输了,那殷宁便是亡国之君。
不如迁都南下,割地赔款,向罗刹求和,尚能偏安一隅。
林岱安坚持自己的看法,“罗刹军此次能一举攻破淦州城,所用之策是出其不意,叫淦州措手不及。他们这是盼着速战速决,若弃城迁都,则军心不稳,壅、黥两州会纷纷效仿,到时只怕会节节败退,真中了罗刹国的算计。”
“罗刹军队舍弃西北战场,绕至后方突袭。臣推测,西北军发现后,定会截断罗刹军的粮草补给。所以罗刹士兵才在淦州城烧杀抢夺。”
“还有,罗刹大军盲进,则西北边陲防护空虚,此时若选个勇猛之将,率一部分西北军,攻入罗刹,虽不可能战胜,但可虚张声势。若二王子不回国救驾,就罪同谋反,必遭大王子与罗刹王猜忌,若他班师回朝,则前功尽弃。”
“我大殷占地虽不如罗刹辽阔,但胜在物资丰富,粮草补给充足,若是倾全国之力,何惧罗刹这种只知野蛮抢掠的军队。”
傅云帆反驳道:“林岱安,你说得轻巧!仗又不是你去打,在这里纸上谈兵,何其可笑!”
林岱安不管他,对殷宁倾心吐胆,“陛下,若迁都南下,百姓对朝廷失望,对天子不信任,对胜过罗刹国毫无信心,又怎会有人愿意坚守奋战?如今那些正在西北坚守的将士、为战而死的忠魂,又会如何寒心刺骨?更何况,还会给潜伏南方的红莲世人可乘之机,到时候北方有罗刹兵步步紧逼,南方有内乱揭竿而起,那才真是要走入国破山河碎的境地!”
傅云帆不赞同道:“林岱安!你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若不是罗刹国无耻不守信,大殷该是正当盛世,一派清明,怎会出现叛乱。火速迁都南下,召集南方各地精兵守护,再割地议和,是保全陛下龙位的最佳之策。”
其实傅云帆所言,与殷宁来说的确是更安全的上策。
林岱安所言虽听上去慷慨激昂、热血护国,但一个不慎,殷宁就可能亡命于罗刹国铁骑之下,甚至沦落为奴蒙受羞辱折磨。
百官面色各异,不停偷眼打量殷宁。
殷宁脸色阴沉,不发一言。
此时,卫总管上前,附在殷宁耳边道:“王琳求见。”
殷宁立刻吩咐:“叫他进来!”
王琳早就收到消息,但他没有官职,不曾收到传召,便只能在外头候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