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7(1 / 2)
完全痊愈时,宋时绥又去了一趟三危山。
何顺颂住的房子不大,一个单身的青年屋里的东西也不多,东西简单到极致。
一套白瓷茶具,一对蝴蝶风筝,一个画着杏花的扇子,两顶遮阳的宽檐草帽和一双新靴子,都被宋时绥收在箱子里了。
她打开衣柜,空荡荡的衣柜里放着好几套衣裳,都是些寻常的布衣,看上去灰扑扑的,叠得很整齐。其中有几件颜色格外好看的衣裳被单独叠放在一旁,都是见她时经常穿的。
宋时绥这才发现何顺颂见她的时候才穿那些好看的衣裳,他的这种心思,更叫她此刻心痛欲裂,肝肠寸断。
倚着衣柜独自沉默了一会,她慢慢整理那些衣裳,理到最后一件,发现一条绣着白杏花的杏色帕子被压在衣服下面,叠成了四四方方的一小块。
是她经常用来给他擦汗的手帕。
宋时绥又想起他离开风雪山庄的时候什么也没带走,也不知怎么走过那些磕磕绊绊的路,唯一带在身上的,恐怕只有这条随手塞给他的帕子了。
她揉了揉眼睛,觉得一颗心都快要裂开了。
在何顺颂死去的第十天,宋明德沉默很久后,在一个深夜里写了一封信。
白鸽带着这封信飞向无垠的天空,一直飞到了玉京王朝的皇都白玉京。
没过多久,玉摇光派来的人就到了。
玄武巨船再次起航,开启了海上的航行之路,当他们离开大海,再次站在玉京王朝这片土地上失望,宋母忽然重病不起。
也许是这些日子以来的各种惊吓和颠簸实在太多了,终于击垮了这个病了很多年的妇人。
但宋母依旧很高兴,拉着宋时绥和宋明德的手说道:“这些日子虽然担惊受怕,却和你们走了不少地方,你们两个以前总忙着那么多事,都没时间陪我,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一针一线绣着那些东西,总盼着你们快点回来,回来看看我。”
“这些日子虽然颠簸不安稳,但一家人在一块儿,我的夫君女儿孙儿都在我身边,我没什么遗憾的了,要说唯一有点不甘心的,就是这世界之大,没能到处去看看,也没能陪着你们出去走走。”
“你们俩呀,就是功利心太强,家里的钱也够花了,你们总觉得不够,总追求这些,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神色温柔,语调缓慢,一席话让宋时绥和宋明德潸然泪下。
三日后,宋母离世。
宋明德把宋时绥送到白玉京后,抱着宋母的骨灰悄悄离开了。
当宋时绥抱着孩子踏入金碧辉煌的玉京皇宫时,她被无数人簇拥着,但她却觉得自己身边空无一人。
朱红色的宫门打开,穿着玄色帝王服饰,头戴帝王冠冕的玉摇光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文武百官跪在地上,黑色官帽连成一片,像排列有序的泥点子,玉摇光站在最高的地方,隔着又高又远一道道台阶,微笑着看向她。
冠冕垂下的金流苏挡住了玉摇光的眼睛,犹如一片冷冷的永远不会断开的雨幕,让他的面容愈发的模糊不清。
宋时绥踩着台阶,一阶一阶走到他身边。
这路程并不长,也不算短,每走过一个台阶,就会想起这些年和父亲走过的那些万水千山。
那时她还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想要等玉摇光称帝后,父亲和她可以得到些许功名,这样才不枉费这些年的奔波劳碌。
现代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有那点微薄的薪水,为了车子房子累死累活。来到古代也不能纵情恣意,为了功名利禄高官厚爵奔波无休。
人这一世,求田问舍就要耗费大半的人生。
有人能挣脱樊笼逍遥自在,有些人注定被困于世俗,成为一个向现实低头的失败者。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没走出去的人是故事,走出故事的人才会成为传奇。
她有自己的故事,但没有自己的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