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谢渡命人就地安顿,派了?八组一百人的队伍,各往东南西北去寻五里内的村落,带着粮草前去赈灾。
很快,宁寨的空地上支起三口大锅,煮起热腾腾的白米粥。
不到?半个时辰,米香味弥漫整个村落,百姓们眼?巴巴围着锅炉,等着开饭。
护卫们组织村民排队,一人盛一碗粥。
待吃完后,一名护卫才朗声?道:“各家有十八到?四十岁之间人口的,不论?男女,多发一碗粥。”
很快,锅炉前站了?十几个人。
护卫给他们盛完粥,又道:“还有哪些人家里没了?劳力的?”
这次,没人应声?。
天灾之下,民不聊生,家里的青壮年都没能活下来,何况老弱。
护卫见惯了?大场面,仍是不由得叹口气,扬声?道:“村长呢?”
有人说:“村长一家都没了?,大雪压垮了?房子?,都砸在了?房梁底下。里正一家也?都没了?,背着大家偷藏粮食做饭,被人发现了?,跟村里几个饿极了?的汉子?打?架,都死?了?。”
护卫沉默片刻:“有没有主事之人?”
刚才那名面黄肌瘦的书生走出来:“官爷有什么事,跟我说吧。”
护卫道:“村里还有多少间能用的房舍?”
书生摇头:“房子?都不行了?,没塌的也?快塌了?,否则大家也?不至于?在路边上等死?。”
护卫便道:“等吃完饭,每家分三个人,帮你们搭房子?,一家一间小屋子?,先保暖。”
书生问:“敢问官爷,盖什么样的房子??茅屋和棚子?,经不住接下来的大雪啊。”
护卫道:“把之前房子?的房子?拾掇拾掇,给你们盖土坯房。”
书生大喜:“多谢官爷。”
护卫道:“若有心,就谢谢我们家郎君吧,我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好了?,大家都快些,趁着这两天天好,尽量明天就弄好。”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匆匆忙忙围过来,领着护卫们往自家宅子?上去。
一时间,不管是老人还是幼童,都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不敢耽搁一点,认认真?真?干活。
谢渡坐在帐篷里,听?其它几组护卫来回话。
五里内,他们找到?了?四个村落,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多的活着百余人,最少的一个村,只剩下十几个人。
均已按照谢渡的吩咐,施粥盖房。
天气冷,土坯凝固的很快。
第二天晚上,谢家的护卫就已经帮着附近的村民盖好了?房子?。
临出发前,杜知维算了?算:“从现在到?开春,按照每人每日一两米饭来算,还有将近五十日,每人五斤大米。”
谢渡低头想了?想:“开春之后,也?不一定有粮食吃。”
“不会。”杜知维道,“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吃草也?罢,吃粮也?好,人总能找到?吃的,总能活下来。”
“郎君。”他看着谢渡,“我知道您心软,不忍见百姓受苦,但往后还有一个州的百姓等着您救济。”
“按朝廷给你信息,幽州总共有一万一千多个村子?,如宁寨这样,每个村三百斤粮食,一万一千个村子?,就是三百三十万斤的粮食。”
“您谢家五年未必能收到?库房里这么多粮草,更遑论?任由他们敞开了?吃。”
“每人发五六斤的粮食,吃不饱,但足够他们活下来。而且有的人家其实是有粮食的,只是被大雪埋了?,找不到?了?。待天晴雪化,找到?了?存粮,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沈樱在旁边坐着,半晌才轻轻道:“杜先生说的有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