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1 / 2)
宰相常衮此举虽然不合规矩,但实际上也是约定俗称。
且常衮还是为了先帝唐代宗的丧礼,即便有错,也不至于贬到如此偏远的地方。】
【阿斗】:宰相常衮和唐德宗有仇?
【宰相常衮和唐德宗李适并没有太多交集,咱们不妨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
唐代宗李豫对藩镇的政策是制衡安抚,而唐德宗李适对藩镇的政策则是强硬打击。
那作为前朝宰相,常衮会支持怎样的政策呢?】
乐瑶觉的唐德宗李适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冲动无知,一个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太子能单纯到哪里呢。
李豫早知道李适对藩镇的态度,但是没想自己一死,李适就要实现他的抱负。
李豫长叹一声气,“可是觉的父皇窝囊。”
李适犹豫了一下,最后点点头。
“儿臣不明白,父皇为何对藩镇姑养生息,听之任之。”李适显然不赞同李豫的政策。
之前李豫的想法一直是休养生息,因此才采取怀柔制衡的政策。
但如此他发现自己此举虽然为大唐续命,同时也埋下隐患。
【唐德宗李适任命崔佑甫为新任宰相后,又重新重要了大臣杨炎。
提起杨炎大家应该不陌生,两税法的推行人,在经济方面,杨炎的成就和刘晏不相上下么,但是同为能人的二人却不怎么对付。
杨炎成为宰相后,立马上书弹劾刘晏,说刘晏在唐代宗李豫在位时参与过谋反之案。
因此唐德宗李适罢免了刘晏,将其贬为忠州刺史,收回了他手中的财政大权。
随后司农卿庾又跟着上书弹劾刘晏,说他对朝唐不满,因此唐德宗李适便赐死了刘晏】
听到能臣刘晏被赐死,李豫大为震惊,若赐死常衮是为了实施自己的政策,但是赐死刘晏又是为了什么?!
【阿斗】:竟然赐死刘晏,唐德宗李适是个昏君!!
阿斗气的不行,如此有才能的大臣说赐死就赐死,这样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么。
*
唐太宗,唐殿
唐太宗李世民却没急着发表言论,方才神迹也说过,后世李适合他父皇的执政理念不同,先是对掌握权利的宰相动手,随后又是对掌握财政的臣子动手。
唐太宗李世民想看看李适到底做何打算。
【目前根据史书记载,刘晏全因为杨炎对其打击报复。
但是刘晏对大唐的功劳众人皆知,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李适难不成一点不知,他就昏庸到如此地步么?
既然昏庸,那么唐德宗李适为何还大力支持杨炎日后的“两税法”呢?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乐瑶分析史料,总觉的刘晏之死太过突兀,甚至史书上都没提审讯之事。
好似唐德宗李适特别着急让刘晏死一样。
*
武周
“三郎,你如何看。”武则天问李隆基。
如今离着神迹出现过去三年,李隆基已经十岁,武则天立李隆基为皇太孙。
虽然李隆基晚年昏庸,但是从目前的子孙后代来看,李隆基的确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这三年,武则天完全按照培养帝王的标准来培养李隆基。
武则天最担心的就是李隆基飘,因此除了培养李隆基外,武则天同时加封太平为镇国公主。
有权利制衡李隆基,才不会让他发飘。
【李隆基】:什么两税法?
李隆基没有急于回答武则天提出的问题而是求问神迹什么是两税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