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0(1 / 2)
发表任何评价,显然公子扶苏并没有说出秦始皇嬴政心中的答案。
【随着明崇俨之死的不了了之,这件事情也应该告一段落。
但谁成想一年之后,此事却来了大转机,忽然水落石出了。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得知李贤有龙阳之好。于是下来逮捕李贤养的男宠赵道生。
万万没想到赵道生直接供出太子杀害明崇俨之事,于是武则天派人搜查东宫,竟然搜查出百副盔甲。
私藏盔甲可是大事,太子李贤以谋反之罪被废除流放。】
*
蜀
阿斗听的目瞪口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他的想象,“相父,唐太子是真的造反还是被人陷害?”
阿斗想不明白,明明之前表现的那么好的一个太子,怎么说颓废就颓废,说造反就造反了呢!
【太子李贤再次被废,唐高宗李治辛辛苦苦培养了五年的太子,又打了水漂。
因此唐高宗李治不得不再次重用皇后武则天,继续放权。】
【赵匡美】:果然论权术,太子李贤赢不过他娘。
在赵匡美看来,这是一场政治斗争,而这场斗争最终胜利者是皇后武则天。
果真是战场无兄弟,朝堂无父子,不对,是母子。
【的确从表面看的确是皇后武则天赢得了最终胜利,但是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咱们都仿佛忽略了一个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唐高宗李治。
在整场权利斗争当中,唐高宗李治当真是做了一个看官么?
接下来咱们从唐高宗李治的视角来分析一下皇后武则天和太子李贤的权利之争。】
*
秦
秦始皇嬴政不由点了点头 ,终于讲到唐高宗李治的视角。
秦始皇嬴政看了公子扶苏一眼,这也是为何方才公子扶苏分析问题时,秦始皇嬴政并未发表任何评论。
因此公子扶苏只拘泥于眼前的皇后武则天和太子李贤之争,却忽略了背后真正的掌权人,唐高宗李治。
正如神迹所述,皇后武则天的权利都来源于唐高宗李治,那这场权利之争中他岂能独善其身呢。
公子扶苏一副惭愧模样,自己还是太年轻思虑不周,只顾着眼前明面上的事情,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人物……
*
宋
听神迹提到唐高宗李治,赵匡胤心中不由感叹,神迹不愧是神迹,思考问题的角度总特立独行,让人眼前一亮。
【咱们首先从唐高宗李治的立场来分析,刚开始立李贤为太子时,唐高宗李治自然是站在李贤这边。】
天幕中出现三个卡通小人,分别之站在最左边的皇后武则天,站在中间的唐高宗李治还有站在最右边的太子李贤。
开局的时候唐高宗李治是站在太子李贤的身边。
第261章
【从他给太子李贤的班底就能看出, 不但是原太子的班底,还全是反对武则天之人。
并且在李贤写注释后汉书时,唐高宗李治完全现在李贤一方。
但是唐高宗李治当真全心全意支持太子李贤么?】
天幕中久违的出现了互动选项,一个否一个是。
秦始皇嬴政还有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三人丝毫没有犹豫的选了否。
而刚进直播间的汉宣帝刘病已则很慎重, 他认为这是神迹给他的考验, 过了许久, 他才选了否。
公子扶苏同样在心里选了否, 原因很简单,若唐高宗李治当真信任太子李贤, 太子李贤则定不会被废。
太子李贤最终的下场就意味着他并没有得到唐高宗李治百分百的信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