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2 / 2)

加入书签

打仗需要军费,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

现在日本人打到了华北,韩耿夫终于意识到不能继续不管不顾下去了。若是华夏真的全部沦陷,他韩耿夫就是千古罪人!

他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按时如数且质量不低地拨付了白雄起、冯振霖部的军费。借调川军去东路支援由何平丹、葛云德等人的部队联合重组的第六十八师。同时派遣了自九一八事变后要求抗日的呼声就很高的地一六九师开拔,支援前线。

这几支部队需要的军费不是一个小数字,按时支付这三路部队的军费对财政产生的压力很大。但是就是这样,韩耿夫还是要去“剿匪”!

并且,韩耿夫为了更“高效”的“剿匪”,为了“毕功于一役”,为了彻底地把扰乱政治安全的“不安定因素”除去、保护国民安全,他决定要让自己的嫡系部队去江西等地彻底地剿灭匪患!

而这些兵,全都用着最好的装备,吃着最好的军粮,拿着最高的军饷!

和当初东北抗日联线所属的众多部队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而这些,让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脑袋都大了。不但脑袋大了,连头发都要掉光了。

这么一大笔钱,会把国家财政压垮的!

江浙财阀已经有一部人和韩耿夫翻脸了。余下的那些人也不会愿意掏出大笔的钱,不求回报地送给韩耿夫让他去当军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韩耿夫、吴均为首的利益集团想到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重新制作法币,增加印发。

以农林银行为首的韩系银行纷纷成立,背后站着的就是南京政府。按照吴均等人制定的计划,他们接下来的举措不但能够凑够军费,还能给他们一个绝佳的敛财机会。

真可谓是,无耻之尤。

第227章

南京政府统治区域开始回收旧有的大洋和鹰洋,统一发放法币。

通电全国的时候,说的是要统一金融秩序,统一货币便于商品流通。以此刺激民族工商业发展,以工商业的繁荣救助华夏,驰援正面战场。

不懂经济的人点点头就过去了。懂的人都知道韩耿夫、吴均这一帮人是在说鬼话。

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操纵经济的能力。在良好的经济体系和民主国家之内,货币发行权必然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而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家,而不是私人银行。

但是现在,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只有上层社会的人。而这些人学习军事、法律、文学、医学、科学和经济的都有。但是教育体系的不发达必然导致着华夏高精尖人才的缺失。这也就意味着,真正懂得金融的并不多。

而那些看得懂的人又大多不会去发声。在这个高等教育大概率是被上层社会专享的年代里,学习经济的更多的出身于商业世家。

商人和资本家的本质是追求利益的葛朗台,这一部分人看到南京政府的作为之后,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并不是把韩耿夫、吴均的利益集团的打算揭露出来,而是想要加入进去大发其财。

诚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样的。也有爱国爱民之人,在发现韩耿夫和吴均的打算后,计划着去报社里登报批评、联合民主党派人士在国会里给韩耿夫施加压力。

但是还没等到他们有所行动,四处就已经登门了。

四处是韩耿夫在暗中的影子。他们是天生的情报人员,也是天生的特务间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