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2 / 2)
这么大的事情,沈宝宁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法儿给这么大的事情做主。
他终究要回去一趟。
当然,并不是现在。
秀珠现在的情况他着实放心不下。而国内的事情暂时还用不到他,沈宝宁正在按照他发回国的电报做前期准备。
腊月东北飞雪,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日本士兵对这样严寒的天气不大适应。冯振霖带着手下的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是自从日军侵华后的首次胜利。一时之间,国内欢欣鼓舞——原来,国人也是能够打赢的。
文人的笔鼓舞着继续战斗,报纸上通篇累牍地写着爱队的胜利,写着冯振霖和白雄起带领的抗日军队何等的英武。
民间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众多的民间政党、爱国人士纷纷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最终迎来的却是第四院的秘密屠杀。
第四院,遵从与韩耿夫命令的特务机构。直属于韩耿夫,犹如一抹藏在暗中的影子,又犹如一把隐在背后的雪亮钢刀。
造成的□□让人不堪其扰。而韩耿夫在此次秘密屠杀之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首都从北平搬到了南京。
白雄起和金系的政治力量在北平根深蒂固。即使白雄起去了东北一线,金铨和他那个有名的儿子,让老泰山都觉得忌惮的金四也不再国内。但是他们这一股格外团结的政治势力仍旧让韩耿夫束手束脚。
他虽然有着军队压制,没有人敢明刀真枪地反对他的统治。但是对他的提议提出异议却也不是少有的事。尤其是对他攘外安内的高明决策,尤为反对。虽然面上没有任何质疑,但是隐藏在暗处的波涛,却从来都没有少过。
但是这些人,偏偏同气连枝,出身名门,交游广阔。若是只有一个两个这样的人,他就直接给枪毙了,还能杀鸡儆猴。但是金铨、白雄起和金鹴华两代人精心培养的嫡系可不是一个两个。
若是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人,政治绝对会产生动荡。现在都有那么多不知世事的天真之人鼓吹着劳什子的民主宪政。若是那些人死了,岂不是真的坐实了他在□□?
况且,那些人难道能够乖乖地坐在那里引颈受戮吗?
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韩耿夫想,他干脆就不和这些人政斗了。
和这些书生讲道理,难道能够讲得通吗?三十六计里还有一计叫做釜底抽薪呢。他直接把都城迁到老巢南京去,愿意跟着他走得全都是他的附庸。
至于那些不愿意和他走的人,骨头再硬又能怎样?嘿,脱离了政治中心,还能说上个屁的话?
或许还有那些不愿意迁都的人……
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定。白雄起都改变不了的他的决定,那么这些白雄起的小卒子们难道能够改变吗?
他不能肆意地动他们,他们也别想来影响他。
于是,迁都南京的事情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反对的声音众多,但是却根本没有让这个进程多停止一分一秒。
京城方面因为迁都的事情纷乱不休。冯振霖和白雄起提出的多派兵员,对日宣战全都没有应答。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想应答他们。
白雄起提出的联合战线和编制军队,为他们的军队增加“救”的番号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政府官方的媒体都没有对此次胜利有任何宣张。
这样的行为,和宋廷对待岳武穆的举动又有何不同?
韩耿夫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
在他看来,他以后也是一定会打日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