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1 / 2)
搬到了沪上。娘家是做茶叶生意的,嫁的婆家是松江人,距离沪上很近。
婆家就是罗家了,是松江的一户地主,家里也有不少良田,是一户耕读人家。家里唯有一个儿子,便是这位去法兰西留学的罗先生了。他听秀珠讲过,罗太太去法兰西是为了照顾那位罗先生的生活的。两个人还有一个小儿子,养在了松江的老太太和老夫人膝下承欢。
“想来这位罗太太过得还算不错。”金鹴华对白秀珠道:“娘家和婆家都很富足,夫君出息,也有子息。她和他丈夫回国之后是要在沪上定居吗?如果是的话,你还能够和她一起出去玩。”
白秀珠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徐姐姐她平素也很温和大方、眉目舒展,但我总是觉得她不是那么轻松自在的。我和她很聊得来,我很喜欢她。我觉得我能够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听她说话,无论是处理事情还是管家,都有条理得很。简直就是北平的那些夫人们最喜欢的冢妇的模样。”
金鹴华揉了揉她的脑袋:“你喜欢她就和她一起玩,但是没必要那么辛苦地把自己活成那副样子。我要的是小太太,又不是小管家婆。我又不是长子,你也没必要去当什么冢妇。”
“我喜欢你去学习物理,不喜欢你去学习那些众人喜欢女孩子学习的绘画,国文。不是对学科有所偏见,而是我喜欢你学习你所喜欢的,而不是为了我,活成世家太太的模板。”
白秀珠听到她的先生对她谆谆教诲道:“你是白秀珠,而不是族谱里边儿简简单单的金白氏三个字。”
第170章
不久后,金鹴华就在牌桌上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罗太太。
长相并不是十分的出众,只能称得上清秀。面若银盆,长了一双杏眼,有一点宝相庄严的意味、听她说话是很有条理的。
而在金鹴华听到了她的事迹后,才真的开始欣赏起这位秀珠的朋友来。
那是船已经到达香港口岸进行补给的时候,白秀珠约了这位罗太太下船去逛街。金鹴华不放心她们两个的安全,便带着随从跟着这两位夫人一起下了船。
坐到随从租的车上后,金鹴华才有空和两位女士说说话。他刚刚就看到罗太太是孤身一人跟着秀珠来的,心里便觉得不对。但是也不好去问罗先生的下落——若是罗先生有正事要办还好,若是罗先生不愿意跟着罗太太下来,他再去问岂不是碰到了人家的伤心处。
白秀珠也默契地不去问罗先生的去处,只管和罗太太谈笑风生。白秀珠和罗太太在雇来的向导的引领下逛了首饰店,书店和香港的一些特色店铺。到了正午的时候,在一家粤菜馆订了包房。
吃饭的时候金鹴华才知道罗太太姓徐,学名是叫汇燕的,也读过两年私塾。最让金鹴华敬佩的是这位徐太太讲,当初的时候她父亲出去走商,大半年没回来。
这大半年来她大弟弟被外面贪恋女色,还染了烟瘾。从家里面偷了抢了出去抽大烟。徐汇燕一个女孩子,愣是把她大弟弟给绑在堂屋里面训斥,盯着他戒了大烟。然后又把人扔到了军队里面,等到她爹回来,居然劝得她爹不但没训斥她把儿子扔到九死一生的军队里,还把教育儿子的权力交到了她手里边儿。
等到一年过去了之后,徐汇燕自己送了大洋去了老家的军政府里边儿,把她大弟弟从军队里边儿接了出来。在和她大弟弟谈了心之后,她大弟弟不但不恨她,反而是从此把她的话奉为圭臬,开始发奋读起书来。
听她的话,如今在甘肃已经在军政府里面做了财政局的副局长,很是年少有为。
金鹴华心里想,这位罗太太还真是真人不露相。看着她温温柔柔的语调和清秀长相,真的看不出来她还有这么雷厉风行的过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