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1 / 2)

加入书签

“我答应。”邢九的嗓子很滞涩,但是还是说出了答应的话出来:“只求傅先生,善待梨因。”

傅云平嗤笑道:“我不是你,还不屑去做背后捅刀的事情。”

邢九离开的时候脚步很迟钝,甚至趔趄了几下。一夕之间就好像是老了好几岁。傅云平看了心有不忍,毕竟这也算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了。但是一想到这人当年的决绝,傅云平的心一下子就冷硬了下来。就好似是一盆凉水给他浇醒了一般。

他摩挲着自己右手上面的扳指,人各有命,因果循环。邢九现在的苦果,都是他自己给自己种下来的。

让邢长运和邢九两个人去狗咬狗也不错。到时候他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保护自己坐着的青帮帮主的宝座。就算和金鹴华合作扔出去的钱都打了水漂,他也会因此不那么心疼。

而就在傅云平和邢九达成共识之后,金鹴华的汽车也开到了火车站。金鹴华来到这里,便是来接几位老先生的。

之前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东风便是要来了!

第86章

沪上火车站

比起水路,还是火车更快一些。不过说起交通方式,在不急的时候,金鹴华还是喜欢坐船。他更喜欢那种凭栏眺望,水波滔滔的浩渺之感。而不喜欢那种被困在火车车厢之中的那种狭小局促的感觉。

船只从古至今就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发展至今更是十分舒适——只要你有钱坐得起头等舱,轮船总是比火车舒适的。

但是现在事态很急迫,金鹴华急着让几位专家赴沪,那便只有火车是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了。几位老先生坐的是金鹴华凭借着的关系批下来的专列。不但速度快,还能尽可能地保证舒适,防止几位老先生的身体出现问题。

火车到站之后,几位老先生次第下车。其中打头的那位头发花白、十分清瘦的老者名唤吴雪来,是华夏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当年前朝的变革和现在华夏的经济发展很多都由吴雪来老先生定下方针。他便是金鹴华这次请的几个人之中最重要的一位。

其次最被金鹴华看重的是吴雪来老先生的弟子冯博伦。冯博伦现在大概四十来岁,眼睛很清澈。但是金鹴华心底里清楚这位冯先生绝不是个简单人物。

冯博伦是从美利坚回来的操盘手,他当初在美利坚的时候是第二银行的合伙人。回国之后在南方政府那边任职,平定了四五场洋人对华夏的经济、金融攻击。后来南北统一,冯博伦却拒绝了国民政府的招揽。据说他是厌倦了官场上的人情往来、案牍劳形。于是就收拾收拾包袱去和吴雪来老先生做学问去了。

就算冯博伦在那里做学问,但是他的手段,又有谁能小瞧?

其他几位也是金融市场里面的精英,金鹴华这次能够把这几位大佬全都请来。看得不是利益,也不是名声。不是因为金铨的权势,也不是因为金鹴华能够拿出足够的金钱。他们此次前来,既不怕得罪外国资本家,也不怕失败了之后自己的名声有瑕。他们此来,只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国家。

古人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现在看来,单纯地把这个货与帝王家当做给一姓之王朝卖命换得钱财富贵、官运亨通,未免过于狭隘。倒不如说是学得文武艺,艺成报家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