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1 / 2)

加入书签

去华南驻场一段时间,是促进问题解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梁家刚淌进这趟浑水的时候,父亲就跟他提过这件事,但那个时候他和父亲一致认为情况还没有坏到他不得不去的地步。这段时间他忙于工作,就是为了不去。

可是就像受洋流影响的天气一样,宁家深陷的漩涡不由他产生,也就不由他控制。太多的“不可抗力”令事态一再恶化。如果他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就会一直陷在漩涡中,挣扎更长更久。

就在今晚,他与两位父亲定下了这件事。他承诺,他会亲自去广州解决问题。

“别担心,妈,我去找戴英。”梁倏亭让家政帮忙拿来他的包和外套,匆匆告别父母。

梁母送他上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似乎有话要说。梁倏亭都坐进车里了,她又让儿子停下来,突兀地问:“小戴他……是不是怕冷呀?”

“怎么了?”

母亲有些不是滋味:“我看过资料,像小戴这样的,残肢血液流通和循环不畅,不注意保暖的话,冬天容易冷得发痛。之前我摸小戴的手,特别凉,凉得吓我一跳。你说他腿上不会疼吧?”

刹那间,梁倏亭脑海中闪过了许多片段。他想起入冬以来常常贴在他身上睡觉的戴英,想起戴英的厚厚的手套围巾,更想起戴英冬天经常会下意识伸手揉他残缺的左腿。

梁倏亭给不了母亲确切的答案。很多时候,他也不知道戴英到底疼不疼。面对轻微的不适,戴英可以做到无动于衷。如果让旁人察觉到他状态不佳,多半意味着他承受的不是一般的痛苦。

冬日的夜晚,寒风侵肌。梁倏亭踩着限速线开了一段路程,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可以先电话联系,于是他停在路边,打给了戴英。

“喂?”

“你在哪?”梁倏亭问。

“在地铁上。”

“即将到站是哪个站?下来等我一会,我去接你。”

戴英报了个站名,梁倏亭查询导航,发现从父母家到他和戴英同居的那个家,这个站是必经之路,而回到戴英之前租住的房子,则需要搭乘其他线路。

梁倏亭意识到,自己悄然松了口气。

戴英问他:“你现在在哪?”

“刚从爸妈家出来。”

“那家里见吧,等你接我,我自己都到家了。”

梁倏亭一时没有回答。他分不清“尽早解释”和“当面详细解释”哪种更好,他也分不清道歉更好还是归咎于宁家人更好。其实最好的是他身边没有一个前任牵扯出任何的麻烦。可惜他有。

“我会解决好宁柠的事。”梁倏亭说。就像个花言巧语的年轻人一样,在还没采取行动之前,先信誓旦旦地做出了承诺

戴英发出一声气音,似乎是在笑了笑。

“你不用这么严肃。我对你家的客人很不客气,还不打招呼就先走了,是我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