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3(2 / 2)

加入书签

接下去几天,沈卓先是搬回来一张大圆桌,然后搬回来两张太师椅,接着把长条凳、小板凳都搬回来了,最后一天把前付清了,最后一张大圆桌也搬回来了。

连续这么几天搬新家具,从村子里走过,不免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和小声的议论。

也有猜到他是要办喜事的。

李光辉就有一天笑着问他:“沈卓,我记得你去年过年前就打新床了,现在桌子也打新的,是不是准备办酒席了?”

沈卓也不否认,嗯了一声。

李光辉就啧啧道:“看你如今过的这神仙日子,真是羡慕死我了!”又说:“到时候办酒了,可要喊我一声啊!”

沈卓心想,李光辉是他在村里最好的同龄人了,这两年也有来往,也算有几分交情,他这边能叫的人本来就少,加他一个也还是不满两桌,就点了头:“行,到时候喊你。”

李光辉就笑道:“那我等着喝喜酒了!——哎,你桌子搬完了没有,要不要我帮你搬?”

沈卓婉拒了,说自己搬就行。

新桌子椅子凳子都搬回来,旧的就可以替换掉了。

堂屋那桌面破了窟窿的旧桌,还有灶房里断了桌子腿儿的饭桌,都干脆劈了当柴烧,新桌子摆上,顿时焕然一新!

叶欣摆着锅碗,是自己前年买的陶瓷餐具,配着新桌子很好看,心满意足道:“这才像样嘛!”

堂屋的桌子摆好了,配上两边的太师椅,更是大不一样。她觉得自己以后应该也会有兴趣坐在这里喝喝茶了。

至于那些凳子,暂时用不到那么多,先堆在角落了。

这是他们个人的一些小小的喜悦和成就。

生产队还是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因为到了五月还是没有下雨,这时候已经注定庄稼歉收了。大家没有办法,尽了力,还是没能挽救颓势,河里都要干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出得稀稀拉拉,担忧年底分粮的光景。

大队长已经走访了各小队,也去公社请求帮助了,但公社也没有办法,今年春夏连旱,是个灾年,影响范围挺广。

丰水大队,洪泽公社,这些名字一听就知道这里雨水多,但今年就是碰上干旱了。

农业专家分析了干旱原因,什么洋流,什么现象……大队长也听不懂,他本质也是个农民,只知道是没法改变的。他更关心实际问题:这季粮食受灾了,那下一季还会不会受影响?如果全年都受影响,那明年交公粮怎么办?能不能交少一些?

关于这些问题,公社现在没法给出答案,要看上面的决定。有规定是说,粮食减产到多少成,可以少交公粮,但这不是还没收吗,有待统计。周主任也是忧心忡忡,少交公粮不是不交,今年大家估计都不好过。

五月原本该是地里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虽然累,但伴着收获的喜悦,大家往往干劲十足。

但今年只有疲累和心酸了。

小学放了农忙假,孩子们拎着篮子拾麦穗,不愿意浪费一点点,今年粮食格外珍贵,真要做到颗粒归仓。

在这样低迷的气氛中,中暑的人更多,医疗站又忙起来。

大队长采纳了沈卓的部分意见,准备了大的铁通装茶水放在医疗站外面,用一张凳子垫着,给乡亲们免费提供菊花茶。没有砌锅灶,热水就从大队长家出,大队长的妻子黄月梅还是个能干利索的妇女,在家带孙子孙女,烧些水不费什么事,算是为乡亲们做贡献了。

至于菊花茶,大队长自己尝过,也问了乡亲们的意见,确实不错,清热解火,在这暑热天气很适合。现在加了大桶,也不好一直用沈卓的,于是想用集体及资金托沈卓买一些。

沈卓说是叶欣买的,还要跟她商量才行。

李兴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