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5(2 / 2)
唉,当初铺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后面再想到,就很麻烦。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的嘛,许多事情没有经验,一边摸索一边过了。
沈卓洗好了菜,做晚饭还早,就擦干了手,拿着自己画的设计图凑到叶欣身边,“你看,这样行不行?”
起先他画的是书上看到的八角亭,觉得很古典,很精美,而且之前在省城公园看到差不多是那样的。他画得很好,叶欣也觉得很好看,就是太复杂了,觉得没必要。六角亭、五角亭也给否定了,说只要简单的四角亭就好。
沈卓之后重新画了个四角亭,方方正正的,四角飞檐,也挺好看。叶欣又觉得四方的不够遮阳,还是弄圆形的吧?
沈卓现在就又画了个四柱圆顶的,拿出来跟她重新讨论。
他画得还是非常工整,明明只要个草稿就行了,他却似乎拿尺子和圆规画的,很标准,侧面、圆顶都有,还给了数值。做事一惯的认真,算是正儿八经的设计图了。
叶欣拿过一看,觉得没什么不行的,就点头:“很好,就这个样式、这个尺寸。”
沈卓却问:“这样会不会太简陋了?”
叶欣白他一眼,“简单一点就好。咱们农家小院,讲究实用,不用搞得跟景点里一样精美。”
沈卓只好作罢,确定了样式尺寸,下一步可以讨论材料了:“四根柱子用木头,去年冬天砍的有些,已经晾干了,还没劈,挑出四根匀称的就行。顶上用瓦片吧?我算一算,还让黄志豪通知他们村的砖瓦厂送来。”
叶欣却是摇摇头:“单是这一点瓦片,恐怕人家不愿意送。我看也没必要用瓦的,用稻草不是可以吗?不够的话,弄些树枝树叶怎么样?反正只是晴天坐坐,一下雨风吹进去,也不好待的。”
而且,瓦片要钱的啊,别看每片三分二分的,算起来也是一笔钱。
目前他们真的钱不多。
沈卓听了却是微微皱眉,觉得用稻草的话,有点像大队里的牛棚——那真是太过简陋了。
叶欣看到挂在堂屋里的蓑衣,又突然想起来,“或者用棕叶?蓑衣不是防水挺好的。就是不知道附近山上的棕榈树多不多,有没有那么多叶子可以剥。”
想到蓑衣是从荣大爷那买来的,她又说道:“有没有可能,你带点礼物去跟荣大爷讨教一下?学学手艺?”
沈卓听了,想到李光荣,心里就不大高兴,说:“人家吃饭的手艺,非亲非故的,不好去。我自己研究一下就是了,编蓑衣也不是多复杂的手艺。”
叶欣就说:“行吧,那你去研究吧。”
她把图纸还给他,站起来,“不过已经傍晚了,改天再研究,先做饭吧。我下去转转。已经好几天没有下去了,都跟别人脱节了似的,这样不行。”
沈卓刚拿菜回去的时候,看见筐里鸡蛋又不少了,问一句:“又带些鸡蛋下去卖?”
叶欣却说:“先不卖了。小薇姐要结婚了,我攒着给她办酒用,说好送她的。现在也是下去问问时间定了没有。也该定了的。”
沈卓就明白了,让她路上慢点,当心路滑。
叶欣点点头,重新又穿了水鞋,戴上了草帽,就下去了。
下去的时候,远远地竟看到李英丽戴着帽子在自留地里,就是之前王有为的那块。叶欣一时不禁感到惊奇,看来李英丽真是要好好生活了呀,都开始种菜了。
另外也看到刘红霞那矮壮的身影在另一块地里忙活。
叶欣觉得正好,
↑返回顶部↑